夫妻:关于亚洲五个地区之间文化差异的观察性混合方法研究
协调中的亚洲WAI-YUNG LEE*李维榕
SHIN-ICHI NAKAMURA†
MOON JA CHUNG‡
YOUNG JU CHUN§
MENG FU孟馥
SHU-CHUAN LIANGk
CUI-LIAN LIU**刘翠莲
案例进行深度质性审议,他们留意到文化差异不仅存在于所观察到的夫妻行为模式中,还存在于他们自己对这些模式的感知里。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两者均清晰显示出在公开否定、索求——退缩互动以及合作等方面的地区差异。质性结果也为量性分析没能捕捉到的其他冲突管理模式(例如性别相关的)提出了更为丰富、细致的观点。质性和量性数据间,以及不同地区观察者间的不一致在日本和韩国的夫妻中最为明显,他们的冲突模式相对其他地区的夫妻更为微妙,且更加间接。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来自亚洲五个不同地区的当代夫妻如何对其意见分歧进行协调。质性和量性研究的原始数据由50对夫妻(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各10对)讨论未决争议的录像提供。首先,来自每个地区的评分小组成员用共同规范对来自他们自己地区的夫妻讨论内容主题和互动模式进行量性评分。然后不同地区研究员组成一个跨地区专门组再对其中一半的Yourtube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IIqutlz38zg#t=12
Keywords: 夫妻;婚姻; 关系冲突;亚洲文化
Fam Proc 52:1–14, 2013
过去几十年以来,直接观察夫妻互动的方法革命性地改变了亲密关系研究 (Pinsof, 2002a)。关于夫妻实际如何互动的量性和质性研究——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实验室——都丰富了我们对于例如冲突管理、配偶支持和预测长期关系满意度及稳定性的模式这一系列现象的了解(Christensen & Heavey, 1990; Gottman, Markman, & Notarius, 1977; Kerig & Baucom,2004)。观察性的方法同时也被证实在建立理论清晰性以及发展临床干预方法上有用(Hoffman,1981; Nichols, 2012)——然而至今为止它们却主要应用于研究西方的夫妻。
聚焦于美国的非洲裔和拉丁裔群体,而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都认为他们不是单一(同质)的群体(Galanti, 2003;Pinderhughes, 2002)。例如,来自加勒比、古巴、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的夫妻和家庭在性别角色、家庭关系范围和家庭结构方面都明显不同(Falicov, 1998; Landale, Oropesa, & Bradatan,2006, p. 138)。相反,对于亚洲夫妻系统性的经验主义研究是最近才出现的,并且相对罕见,研究比较的对象大多包括来自日本或中国的美国亚裔人群(Ingersoll-Dayton, Campbell, & Mattson,1998; Kamo, 1994; Tsai, Levenson, & McCoy, 2006; Williamson et al., 2012)。事实上,即使是相关临床观察(如, McGoldrick, Giordano, & Pearce, 1996)也支持亚裔美国夫妻这一说法——他们并不是来自亚洲大陆的夫妻。很少有研究尝试区分亚洲区域内的夫妻,且据我们所知,目前没有观察性研究实时记录了亚洲夫妻的文化相关特点。
尽管对少数族裔夫妻和家庭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呈增长趋势,但大多数工作却婚姻冲突主要和普遍的来源(Gottman & Driver, 2005),却很少有信息显示亚洲夫妻中与这种渴望相关的特定交互模式。香港研究者在研究儿童对父母冲突的反应时 (Lee, Ng,Cheung, & Yung, 2010)观察到夫妻接触对方的尝试常常无法获得满意的回应,这导致一种独白的往复交错,并进而上升为消极和挫败感。经思考,香港的研究团队不知道在其他亚洲地区的夫妻中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或不同的模式——于是他们寻求与其他地区同事的对话来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所幸的是,亚洲地区家庭研究院集团(Consortium of Institutes on Family in theAsian region, CIFA)与来自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代表们一道,为深入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论坛,在2009年6月,我们发起了这一国际合作的研究项目,为此报告提供了数据。
本研究的动机来自于对香港夫妻的临床观察。尽管许多临床工作者认为夫妻间连结的失败和后续的孤独感是视频录像。来自每个地区的评分小组成员接下来使用通用规范对来自他们自己地区的夫妻所展示的内容主题和互动模式进行量性评分。2011年1月,跨地区研究员专门组在香港进行了两天会晤,基于录像和互动片段的英语转录稿对一半的案例进行深度质性审议。专门组发现文化差异不仅存在于夫妻的行为中,而且存在于他们自己对这些模式的感知中。在质性分析中尤其让我们感兴趣的是量性数据里可能并不明显的细微模式,例如夫妻如何回避直接表达冲突(当他们确实回避冲突时),以及不同性别如何实现”我”和”我们”——个人与双方之间的平衡,这是我们预期大多数冲突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此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包括统一量性和质性的结果以将两者进行整合。
研究团队最初由五名不同地区的代表和额外三名来自韩国、日本和台湾的研究员组成,他们计划并实施了为期两年的项目。在整个小组2010年12月聚集东京CIFA研讨会面对面讨论计划之前,为了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主要研究者(李维蓉)与来自各地区的研究员分别进行了商议。小组决定对这五个地区的夫妻进行一项系统性的对比研究,同时采用量性和质性两种观察方法来探索这些夫妻如何协调他们关系中”未决差异”(冲突或意见不合)的内容和过程。在规划阶段之后,我们收集了来自每个地区的夫妻参与本次标准化冲突协调任务的各10段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五十对异性夫妻(每个地区10对)参与了本研究。所有伴侣均在30至50岁之间,因为这一人群代表了当今亚洲的主流社会。韩国夫妻来自首都首尔和第二大城市釜山。中国大陆夫妻主要来自上海,台湾地区样本来自省会台北以及南部城市台南。所有日本的样本均来自首都东京,而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自治区。研究者通过口头传达,以自愿、先到者优先的基础收取了方便样本,这可能代表也可能不代表这五个地区夫妻的人口学特征。
孩子。样本中没有继父继母,平均婚姻长度为11.9年。由于我们的招募途径,意料之中的是许多(46%)的夫妻以前参加过治疗。如表1中最右边的一列显示,我们不能够平衡或匹配这五个方便样本间的人口学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提示了组间因素如年龄和教育程度显著的总体差异。例如,香港夫妻的年龄比其他组偏大,而中国大陆和日本夫妻的教育程度稍高。
表1显示了各地区夫妻样本各自的人口学特点。平均来说,参与者相对受过良好教育(50%的丈夫和56%的妻子有大学学位),除两对夫妻外,其他夫妻均至少有一个研究流程
夫妻互动任务和汇报
为引入夫妻互动任务,各地区的研究者要求夫妻讨论”一个未解决的争议”——也就是”他们还未达到一致意见的事情”。这些讨论从夫妻独处于房间时开始录像,持续30分钟。接下来是一段汇报,期间治疗师在场帮助夫妻解决交流中可能产生的任何情绪不适。参与者还在夫妻互动的任务开始前提供了相关背景信息,且对所有研究流程都知晓并同意。
夫妻互动录像的量性评分
量表。地区代表将评分手册翻译成适合不同地区的语言并在每个地区至少培训了两名评分者如何使用手册。
对于研究的这一部分,我们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规范以供观察性评分,这一规范部分基于我们自己以往的先导研究,部分基于已发表的评分每个地区的两名评分者对30分钟互动片段的内容和夫妻如何处理争议的过程都进行了评分。基于对香港夫妻先导观察的内容分类,包括以下话题和主题:孩子教养方式、对配偶不满、姻亲问题、劳务分配、财政、工作问题、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闲暇和幽默。为了捕捉这些主题,评分者计算了每一话题在整个互动中出现的次数,采用所说的句子作为一个观察单位。
过程评分变量包括夫妻层面的正性和负性情感,这些基于Gottman特定情感评分系统(SpecificAffect Coding System, SPAFF; Gottman, Coan, & McCoy, 1996),还包括一系列主要基于Christensen夫妻互动评分系统 (Couple Interactive Rating System Codes;Sevier, Simpson,& Christensen, 2004)的夫妻互动模式。后者包括了性别相关的索求——退缩互动模式(Heavey, Layne, & Christensen, 1993; Sevier, Simpson, & Christensen, 2004, p. 160); 相互敌意(Gottman et al., 1996);相互退缩(Christensen & Heavey, 1990);以及合作(Christensen &Pasch, 1993)。对于这些过程的每一个领域,评分者都评估了有关模式出现的时间长度(按分钟)。由于正性和负性情感分数实际上是相互作用的,我们仅分析了夫妻负性交流所花的时间。我们还通过累计妻子索求——丈夫退缩和丈夫索求——妻子退缩的总量,建立了一个总体索求——退缩变量。
为保证评分者之间的信度,各地区的研究者们都分别计算了以每对两名评分者对不同评分领域分别独立评分为基础的kappa系数。大多数kappa系数是令人满意的(>.50),当评分有分歧时,我们要求评分者们达成一致的评分。对于主要的分析,我们计算了两名评分者分数的平均数来得出每对夫妻在各领域的单一分数。地区合作研究者再次检查评分的规范和结果,主要研究者也再次检查来确保五个研究点间的一致性。
注:表中数据为均数(括号中为标准差)或百分率(%)。总体组间差异的显著水平来自方差分析(F值)或卡方检验。突出的亚组与其他四组总体差异水平在p < .05。H=香港;C=中国;J=日本;K=韩国;T=台湾;n.s.=不显著。

研究者在每个地区随机选择了五个案例做深入的质性分析,后续统计分析确认了这25个案例与未被选择的案例在任何评估变量上都没有差异。因为每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语言或方言,我们将所有的转录文稿都翻译成了英语让专门组成员能有一个审议的共同基础。然而,由于各地区对话独特的语言学特点,这一以标准化为目标的尝试仅有部分得到了成功。例如,日本和韩国的夫妻倾向于使用正式、尊敬的语言,说话者必须通过使用特定的名词或动词后缀表示对方的优越性,而尽管普通话是官方的中文,上海、台湾和香港的夫妻却倾向于使用他们当地的方言,方言则更为不正式且更直接。而且,由于特征性的语言形式可能对于夫妻的交流来说是关键的,我们认识到某些文化特定的表达毋庸置疑会在翻译中丢失。为弥补这一损失,专门组成员在观看录像时密切关注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然后尝试在诠释转录稿时同时考虑这样的副语言特征。整个专门组的讨论也被拍成录像并转录成稿作为分析的一部分。研究者专门组的质性分析
质性审阅的过程包括专门组成员在观看录像和阅读转录稿之后,对来自每个地区的案例进行轮流讨论,大致与我们接下来展示质性研究发现的顺序一致。因为我们鼓励与先前讨论的案例进行比较,专门组反复讨论,并定期记录质性分析中出现的普遍性可能。可能最重要的是,专门小组成员尤为艰难地识别并承认了文化对观察过程的影响,以及夫妻互动模式中的文化方面,这两者之间可能具有相似性(同构)。因此,专门组并没有寻求某种看似”客观”的一致意见,而是通过鼓励多方面、多含义地表达观察到的伴侣行为模式,来认同东方对不确定性的概念(Minuchin, Nichols, & Lee, 2007, p. 201)。如我们以下描述的,这被证实对于诠释冲突的细微模式来说是最重要的——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专门组成员有时候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些细微模式。
人口学上,整个专门组都接受过美国的家庭研究和/或家庭治疗训练。除两名成员外,其他人均为在大学工作的女性。两名男性均来自日本,一名为私人执业的精神科医师,一名为心理学家。
研究结果
量性结果
表2和表3分别显示了各地区内容和过程领域的观察性评分。最右边的两列显示了五个地区均数的统计学比较:在此,单因素方差分析识别了地区均数总体有差异的领域,事后比较检定(posthoc comparisons)识别了与其他四个地区一起的均数相比差异显著的特定地区。

量性结果的大体模式提示来自这五个地区的夫妻在他们讨论未决冲突(表3中过程领域)的方式上有所差异,而不是在他们讨论了什么上(表2中内容领域)。最令人惊讶的文化组间差别包括日本夫妻比其他地区夫妻表现出明显更少的公开冲突和负面评价。而且,不同地区的夫妻如何管理冲突也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例如,中国大陆夫妻最可能陷入性别相关的索求——退缩互动,香港夫妻表现出最多的相互退缩,韩国夫妻最经常有相互敌意。如上文提到的,各地区组也在人口学变量,如年龄、婚姻年数、妻子受教育程度和治疗经历(表1)上有所差异,但协方差分析发现控制这些变量对夫妻互动过程结果的影响很小。也就是说,地区样本的人口学差异似乎并不能解释夫妻在如何协调冲突上的文化差异。
注:表中数据为均数,括号中为标准差。讨论内容的分值代表夫妻在某个话题上投入的分钟数(在30分钟里)。F值和p值记录的是五个地区间的总体显著差异。突出的亚组与其他四组一起的差异水平在p < .05。H=香港;C=中国;J=日本;K=韩国;T=台湾;n.s.=不显著。
注:表中数据为均数,括号中为标准差。基于Gottman et al.’s (1996)的评分标记,负性感受分代表夫妻主要情感基调为负性而不是正性的时间所占百分比。余下的冲突协调变量与夫妻情感分开进行单独评分,反映了夫妻投入每一种模式总时间的百分比。F值和p值记录的是五个地区间的总体显著差异。突出的亚组与其他四组一起的差异水平在p < .05。H=香港;C=中国;J=日本;K=韩国;T=台湾;n.s.=不显著。
我们惊奇地发现夫妻讨论内容(热门主题)并不存在明显文化上的组间差异,尽管台湾夫妻比其他组更倾向于讨论对配偶的不满,日本夫妻更多谈论闲暇和幽默。讨论话题和冲突协调模式之间也有显而易见的关联。例如,负性情感和索求——退缩模式在夫妻谈论对配偶的不满时最为明显,而相互合作与对财政、劳务分配、闲暇和幽默的讨论相关联。最后,一个接近显著的统计学交互(p = 0.08)提示妻子的受教育水平基于不同的文化区域以不同的方式与妻子索求——丈夫退缩的互动相关联。尤其在台湾和中国大陆,一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妻子似乎预示更多的妻子索求——丈夫退缩,而在韩国和香港的夫妻中则预示较少这种模式。
质性结果
为展示质性结果,我们将总结专门组对每个地区夫妻普遍的观察,使用案例场景来说明,并与对其他地区夫妻的观察相对比。我们还记录了质性和量性结果之间一致及不一致的情况,还有不同地区专门组成员质性观察的差别。后者很有意义,因为这些差别强调了观察者文化对于塑造他或她对夫妻”客观上”如何互动的感知和解释是十分重要的。
韩国
总体来说,专门组成员看到韩国夫妻讲礼貌、容易相处、愉快并不愿争论或直接谈论冲突。这种友好的态度即使在夫妻们协调明显差异时也显而易见,如以下关于劳务分配的讨论:
丈夫:我变得更好了而某人却更差了。这意味着现在这个时候并不是我表现不好。
妻子:我不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