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心理学 > 科普新闻 >

李想等:疼痛共情具有“偏好性”

李想 时勘 黄煜 2017-6-29
中国社会科学网

uChL;i K9~4`jDd0心理学空间XNWo3U T

李想等:疼痛共情具有“偏好性”
2017年06月26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想 时勘 黄煜

'jX:R2v2Xp h5W1cNn0

$w5cO[J0]0

Gp0\{8@sI:A0内容摘要:对疼痛共情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疼痛的切身体验与参与、感知及想象他人遭受疼痛时所引发的神经激活模式非常相似,二者激活程度最接近的神经网络被称为疼痛矩阵(Pain Matrix),包括的脑区有:补充运动区、背侧前扣带皮层、内侧前扣带皮层、前脑岛、杏仁核和导管周围灰质等。研究使用描述主人公高道德表现的故事和描述主人公低道德表现的故事为启动材料,接着让被试想象高道德表现主人公或低道德表现主人公遭受疼痛刺激。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显示,疼痛共情的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都会受到主人公道德表现的调节,与低道德表现的主人公相比,被试对于高道德表现的主人公产生了更高水平的疼痛共情。最近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人们会根据一个人的道德表现对其进行社会范畴的区分,即将高道德表现的人视为内群体,而将低道德表现的人视为外群体。

@1Zmxi P]Q1n}0心理学空间 Y"^%uaeG%{g/WS!T

关键词:道德;皮层;激活;表现;反应;群体;研究;主人公;观察;区分

3YX/L!H5@*dC$v(_!OV0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亲人、朋友、电影里的“好人”遭受伤痛而感同身受,却对陌生人、敌人或者电影里的“坏人”的伤痛反应较小,甚至幸灾乐祸。这种现象表明,我们的大脑能够自动地判断谁更值得同情,即我们的疼痛共情具有“偏好性”。  心理学空间%@ aJ`2zK| cI9HH

疼痛共情的脑机制  

*tCn2J;E%_2w b.Z0心理学空间\i-}q-Q;f|

疼痛共情作为共情的一种典型形式,指个体对他人疼痛的感知、判断和情绪反应。对疼痛共情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疼痛的切身体验与参与、感知及想象他人遭受疼痛时所引发的神经激活模式非常相似,二者激活程度最接近的神经网络被称为疼痛矩阵(Pain Matrix),包括的脑区有:补充运动区、背侧前扣带皮层、内侧前扣带皮层、前脑岛、杏仁核和导管周围灰质等。但初级感觉皮层和次级感觉皮层是否属于疼痛矩阵,现有的研究结果仍存争议。  

'Sei)N;N j/vk@0

u2HjS&V:SMG0基于此,Deccy提出将疼痛矩阵的众多脑区分别归为疼痛共情的感觉—分辨成分和情感—动机成分。前者主要涉及躯体感觉皮层,其功能是对疼痛状态的自身模拟;后者则涉及前脑岛和前扣带皮层,其功能是对受疼者疼痛程度进行主观评价并作出适当的行为反应。疼痛共情通过感觉—分辨功能激活个体对于相似情境的预警系统,以及时逃避危险,通过情感—动机功能理解和间接体验他人的痛苦、增进亲社会行为,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稳定。  心理学空间t } O D[1Tt

C/JB9f8}n0疼痛共情的表现形式  

n{"qK)g-a H0

&~r'sF c$~0Hadjistavropoulos和Craig的疼痛共情沟通模型认为,疼痛信号在受疼者和观察者之间经历了一个受疼者编码、疼痛信号传递和观察者解码的过程,因此疼痛共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受疼者因素、观察者因素以及受疼者与观察者之间社会与人际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疼痛共情具有“偏好性”。  

:P]?-_`1vU0心理学空间)a x1}n!^ r*_/A

亲密关系偏好性。Langford等人将两只小鼠放在同一只笼子里饲养了3个月,然后对其中一只小鼠施加疼痛刺激。结果发现,当另一只小鼠看到自己的“伙伴”遭受疼痛时,其自身的痛觉神经系统也被激活,而在观看陌生的小鼠遭受疼痛时则没有此类反应。Swain等人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与陌生婴儿的哭声相比,母亲对于自己孩子的哭声(由疼痛引发)的反应更为强烈,表现为眶额叶皮层、中脑、纹状体、扣带回、杏仁核及脑岛的激活增强。这些脑区的激活表明,母亲有关共情、调节以及奖励和动机的大脑机制的启动,是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进一步实施照顾行为的基础。此外,想象他人遭受疼痛所引发的疼痛共情也表现出了亲密关系偏好性。Cheng等人在一项研究中要求被试从三种视角想象疼痛体验:自己、爱人和陌生人。研究结果显示,当想象陌生人遭受疼痛时被试的颞顶交界处激活增强,当想象爱人遭受疼痛时被试的前扣带回和脑岛激活增强,并且与爱人的关系越亲密,被试的颞顶交界处激活程度越弱。颞顶交界处主要参与环境中线索的注意分配以及与自我关系的评估功能,扣带回和脑岛的激活表明共情实质性的发生。因此,Cheng等人认为亲密关系会影响疼痛共情的认知加工过程,与陌生人相比,人们对于亲人的疼痛共情更加强烈。  

*ZP ]7N.M0^q0

]"u/~{2Y!u0同族偏好性。Xu等人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探索了中国人和高加索人对于同族和异族受疼者的疼痛共情。研究结果发现,与异族受疼者相比,被试对于同族受疼者的疼痛共情更强,表现为前扣带回以及脑岛皮层的显著激活。Brown等人招募非裔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被试并让他们观看同裔或非同裔的愉快或不愉快表情的照片,同时记录其对于这些照片的心理反应、行为反应以及评价判断。被试的面部肌电反应、皮肤电阻、主观评价结果都表明,与异族人相比,被试对于同族人愉快和不愉快情绪的共情水平更高。  心理学空间L;M6gR` a-e7d$v

心理学空间-Kg%m gU

道德偏好性。Singer在一项实验中招募被试参加一个囚徒困境的游戏,并让两位实验助手分别在游戏中扮演公正的游戏参与者和不公正的游戏参与者。接着,让被试观看实验助手接受疼痛刺激。脑呈像结果发现,对公正的实验助手,男女性被试都激活了疼痛共情的相关脑区。但是,对于不公正的实验助手,男性被试这些脑区的激活水平相对较弱,但与奖励相关的脑区却有显著激活;女性被试疼痛共情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有所减弱,但并不显著。近期的一项研究则更直接地探索了受疼者道德行为对于观察者疼痛共情的影响。研究使用描述主人公高道德表现的故事和描述主人公低道德表现的故事为启动材料,接着让被试想象高道德表现主人公或低道德表现主人公遭受疼痛刺激。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显示,疼痛共情的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都会受到主人公道德表现的调节,与低道德表现的主人公相比,被试对于高道德表现的主人公产生了更高水平的疼痛共情。这意味着人们能够区分他人行为的道德性,并对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的人产生更高水平的疼痛共情。  

2n@K+mA+I0

/X+j0?$JYs4U2K(G0疼痛共情“偏好性”的理论解释

_ciL^5j _fA0心理学空间z~3g!L;r

人类的共情常常与亲社会行为相关联,并被视为利他主义的保障机制。虽然遗传适应性使人类能够跨越性别、地区、国界对所有遭受伤痛的人产生共情或伸出援助之手,但人类仍会自动化地从中区分“谁更值得同情”。  

^"B&b ?|E0心理学空间yo(iT0Ix(j

目前对于疼痛共情“偏好性”的解释主要基于社会认同理论。Turner、Brown和Tajfel认为,人们存在将事物自动分门别类的倾向,在对他人进行分类(或称社会范畴化)的过程中,人们会自动地基于种族、亲密关系、宗教、性别等区分出我们(或称内群体)和他们(或称外群体)两大阵营。Hornsetin指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与其认同的内群体紧密相连,为了实现或维持积极的自我概念,人们不仅会对内群体成员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关心与同情,还会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他们。鉴于此,疼痛共情对于同族人和亲密爱人的“偏好性”可能是人类内群体偏好的体现。最近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人们会根据一个人的道德表现对其进行社会范畴的区分,即将高道德表现的人视为内群体,而将低道德表现的人视为外群体。van Leeuwen认为,这种本能且自动的社会范畴化有利于选择合适的社交对象,以避免与道德低下的人交好而遭受背叛、受骗等社交损失。Yoder和Decety则补充说,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促使个体或群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与具有较高亲社会倾向(道德水平较高)的人交往更具有生物和社会意义。这些观点的整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疼痛共情的“道德偏好性”。  

!KR|^.F0

h ^$J`IHw*tgM0除了种族、亲密关系以及道德表现外,社会范畴化的其他标准,比如性别、合作关系、宗教信仰等,是否同样会影响疼痛共情的“偏好性”,期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探索。

cd ^Hx0

新一篇:中国农村婴幼儿能力的隐忧
旧一篇:利用科学来对抗成瘾


标签: 共情

延伸阅读
  • 如果特朗普的确是位共情大师会怎样?
  • 大脑深处的交谈促进了老鼠的共情
  • 短暂的正念训练无益于共情培养,甚至可以让自恋者恶化
  • 共情的局限性 神经科学与道德
  • 发展观点下对于共情能力的一些思考
  • 为什么一条受虐的狗,比几十万难民更让你心疼?
  • 认知神经研究中的积极共情
  • 共情:一种无须高级认知的特性
  • 打哈欠的研究显示,女人比男人更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