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钢子老师

钢子老师:路遇不忿,指责批判能带来文明和正义吗?——2岁小儿砸灯杆,青年怒斥缺家

钢子老师2017-2-12 17:33
查看:1133次

作者:张晋岗

最近,厦门出现了一则发人深思的新闻,事件由一个路人拍摄到的视频引起。

视频中描述的事件过程是这样的:老人带孩子在小区外的公共场地玩耍,2岁多的小孩子拿起石头频频敲击路边灯杆,结果一小伙子看见了,觉得不妥,就上前制止,甚至略带指责的希望老人能阻止小孙子停下来,结果老人不予理睬,而是直接带着孙子到更远一些的地方继续敲击灯杆。没想到小伙子继续追问,你怎么还在敲,还不停下来,说这番话这时候,小伙子流露出明显的激动和愤怒之情,而老人此时也被激惹而表现出对抗,老人声言道,你叫派出所来啊,扬言,我就是敲了,关你什么事?!你该干啥干啥去。

这则视频,让我产生了几个角度的理解。

一、 年轻人传播正能量,号召爱护公共环境,斥责不文明行为;

二、 小伙子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儿童教育的不当,不惧长幼尊卑,直抒胸臆;

三、 老人下不了台面,明知理亏,却只能被逼无理取闹,以此捍卫尊严。

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一个两个问题

1、 教育孩子到底是谁的事情?

2、 路见不忿,出言批判,真的可以促进正义和文明吗?

    教育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情

中国人教育孩子向来很明确:孩子是我家的,我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尽管现在《有义务教育法》,但从心理上,中国人相信只有我能对我的孩子负责任,就算是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也可说成是,我让孩子去上学,是我让学校替我去教育,背后的负责人还是家长自己。所以我的孩子当然是我说了算,没有人有资格插手我的教育,除非我要你参与,否则你没有权利。

视频中的小伙子当众指出老人不会教育孩子,在中国文化的现况下,这很难被接受。

    谁有权利指责我的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虽然这个说法非常的时髦,甚至说过于生涩,但其实这个原理中国家长是非常熟悉的。具体表现就是:我的孩子你只能夸,你不能骂。你骂我的孩子就等于是在骂我家长本身,你指责我的孩子就是在指责我家长教育有问题。

被骂的时候,中国家长的本能反应时,你有什么资格来指责我?潜台词是除了我的父母,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来指责我。

紧接着,第二个反应就是,你说我不对我就不对啊,你算是老几?你能代表真理还是能代表“法律”?你说的文明礼貌,你自己做好了吗,就跑出来指手画脚?这一连串的质问明显的带着抗拒,究其根源,就是中国人最讨厌有人借着提醒,甚至是指责而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事实上,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克制、含蓄甚至是谦虚。如果你想要用你的那一套教育我,你想要表现得比我更文明,更优秀,那我一定不会让你得逞,甚至我会让你难堪。

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是:真优秀的人是低调的,炫耀价值观的人都是浅薄和无知的。

    传播道德文明需要更多善意和技巧

在这个视频里,我们看到的是,年轻人上来就对老人以及孩子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你们这样教育小孩子是不行的。年轻人说话的方式、口气都让毫无防备的老人感到被侵犯,所谓毫无防备其实就是老人并非故意为之。

我的猜测是,如何引导一个2岁多的小孩的行为规范,老人是没有概念的,粗放式的养育方式是中国人过去一贯的作风。这个时候,陌生年轻人的出现,以及言辞之激烈就会显得非常突兀,在老人看来具有很强的挑衅意味。于是,才有了后面老人的一系列下意识的防御性反应。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当时的反应,会让人觉得他就是正确行为规范的代表者,他把老人和孩子的行为都当作了道德文明的对立面看待。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使得关系处于一种对抗之中非常不利于帮助老人来理解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也许年轻人的出发点是良善的,但是整个过程都更像是发泄看到问题之后的不良情绪,或者干脆就是急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却惟独没有给出合理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年轻人的这种状态,遇到了欠缺育儿知识的老人,就会直觉的认为你在冒犯我,你装什么大尾巴狼?最终一番好意(姑且理解为好意)变成了令人非常不舒服的冲突。

所以,想要维护我们身边的环境,想要让身边的人改善自己的行为,是需要如下品质的:饱满的善意、由衷的宽容,妥善的技巧以及深谙中国文化的智慧。满足以上四点才可以对人进行劝导工作,并不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充当这个教育者、引导者和规劝者的,搞不好就是在激化矛盾,让我们的人际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一万句批判不及一个善意的方案

如果年轻人真的是想要帮助老人更好地教育孩子,他首先需要谦虚谦虚代表了不自以为是,不一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就是绝对正确的。这样的自我审视容易让一个人变得温和,态度温和是劝导以及与人交流最好的情感基础。

同时,他需要换一种方式,就是能够让有方法协助老人让孩子的“敲击”行为停下来。例如,他可以说:“老人家您好,可以给您提个建议吗?”得到允许之后,再继续后面的表达:“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但是我看到您的小孩这样敲击灯杆,一是不太安全,小孩子抓不牢石头,容易砸了脚;另外灯杆万一不牢固倒塌也容易出现事故;同时,我们也需要您和孩子一起爱护咱们的公共环境。所以,带孩子去到安全的地方可能更好”。

我想如果整个过程都是这样的说法,老人家也就很容易理解你的劝导,并且可能会心存感激,最终表达歉意。这不是很完美的结局吗?

    凡事都有是非曲直,但并非谁人都能论道

孩子在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分寸,才是对于孩子更健康的方式,这是一个需要商讨的专业问题,年轻人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本身就是个冲动不理智的状况。

所以,对于这种路见不忿,激烈批判的做法,我不提倡。见义勇为另当别论因为生活中引发我们不满的并不都是生死存亡的危机事件。更多的是跟我我们的希望、期待不那么吻合的日常琐事。如果凡事都要上纲上线,激烈指责,即便出发点很好,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路见不忿,激烈批判,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文明

关于道德,关于文明,关于教育,我们还有太多的问题值得商榷,最好不要人人挥舞道德大旗,满街挥舞。即便你觉得自己的观点千真万确,那也需要谨慎言行,注意方式方法。

中国人大事小情都喜欢找政府,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政府的态度决定了我们行为的方向。老人气呼呼的说出那句,你让派出所来啊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是情绪中的气话,但是也在告诉我们,他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错误,不一定是社会不容的。既然政府都可能不处理这件事情,那你这样义愤填膺又代表了什么?

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想要维护整个公共环境的和谐,甚至是本着希望老人能教育好小孩子这两点,一点错也没有,而且我也为他勇于直言相劝这份情怀点赞。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仅仅是你觉得对就可以去干的,因为对的事情不一定能行得通,还有你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决定着这件事情的结局。

朋友们,最后我想说的是,谨慎的使用你的良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宽容仁爱的对待身边的人,可能会让文明之花开的更好。

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

钢子老师工作室主任咨询师

2017210

 



钢子老师的其他日志

我的妻子出轨了——一段关于婚姻关系的心理分析
钢子老师12.16外图公益沙龙《幸福生活如何创造》预告
钢子老师12.16外图公益沙龙《幸福生活如何创造》预告
张晋岗:理解是人际互动的灵魂
11.18张晋岗《理解是人际互动的灵魂》外图心理公益讲座
11.4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理解孩子和要求孩子矛盾吗”现在报名!
10.26张晋岗周四公益沙龙《走不出的原生家庭》
张晋岗:母亲恨孩子,你会否认吗?(沙龙语录)
张晋岗:关注成绩不如关注孩子本身
张晋岗:每个人都需要找回自己的轨道(沙龙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