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hope_s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hope_s2011-12-12 11:16
查看:3776次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司纪元,www.houpu.org

 

 待发表,谢绝转载!

 

亲社会行为是指--倾向于对他人有利的自愿行为,这个部分对于个体之间和群体内的相互作用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主题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引起科学界的关注,来自各个领域的研究开始逐渐出现,本文将在大量的研究中抽取一小部分介绍给大家,以期引起关注和思考。

人们通常以为,孩子长大一些,教育孩子有礼貌,与他人分享食物与玩具,多参与群体活动,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自然会发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比如:

1,静态面孔模式研究

在母婴互动中,婴儿的注视母亲或者微笑时,如果母亲没有回应婴儿,面部毫无表情,婴儿就会心率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减弱,出现消极情绪。

不同的理论对于这一现象有着不同的解释,1.1,“心理理论”认为,对儿童的积极回应,有助于提高儿童“分项注意”的能力,也有利于儿童发展出获得他人“共同关注的能力”。如果这个部分的挫折经验过多,那么儿童将来就会减少“分享注意”的行为,而“对他人有利的自愿行为--亲社会行为”首先是需要一个注意力的分配才有可能实现的;1.2,自体心理学认为,在儿童注视母亲的时候,母亲没有回应,儿童会感到一些不好的感觉,这些不好的感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尊,而自尊水平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自尊越高-亲社会行为越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母亲需要一种特别的专注力来面对婴儿,而是一种基于人性的反应,在母婴互动的观察中发现,婴儿大多数时候是不太与人分享注意力的,一旦其目光投向母亲,母亲总是能够发现。当然,产后抑郁的母亲(女性主义者未必同意产后抑郁这个诊断,他们认为这是歧视女性)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当产后抑郁出现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抑郁症,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的人格产生了影响。当然,焦虑发作的母亲也同样无法做到一个“过得去”的程度。

对这样的养育者提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都会是有帮助的,但在实践中却少有人愿意通过专业人员得到帮助。

2,自主和控制

毋庸置疑,养育者总是需要去控制孩子的行为,生物学研究发现,长期处于被控制的从属地位者---心血管张力和HPA系统活性的变化会引起有害的结果,当然这一令人沮丧的结果不意味着孩子不需要控制。

首先,尊重孩子在参与社会化进程中的意愿是极其重要的。这意味着,孩子的行为是自我控制或者自主地,而挑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意愿的协调,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彼此间的敌对,并且让孩子感觉到他们的行为是自我控制、自主选择的。在这里常见的错误有:“这是刘阿姨,问阿姨好”,孩子不说话,妈妈接着说“怎么这么没礼貌啊”。这种控制就是利用引起孩子的自责与内疚来实现的,孩子在投入社会化的进程中会感到不适。合理的做法可以是:“宝贝,这是刘阿姨,她很喜欢你,你愿意和她说你好吗?”,这样的做法至少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提供了选择权”,而提供选择权是“自主性支持”的重要特征。

其次,如前面提到的与刘阿姨打招呼的例子,当孩子没有出现期望的行为时,意味着父母的控制失败,进而父母利用引起孩子的自责与内疚来进一步实施控制,进而撤回对孩子的爱(通常的表现是,你这样妈妈不喜欢你了)。这样的控制行为逐渐增多,孩子会开始利用一种“内摄调控(introjected regulation的心理机制来“接纳”这种社会规范,这种接纳具有一种特征不经加工的完全接纳,这样往往带来不良的后果。比如“告诉孩子要有礼貌,不然就不被人喜欢”,这样会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目标---不要被人讨厌,所以要有礼貌。于是这个孩子在实施有礼貌的社交行为中,就开始被害怕失去爱的恐惧所驱使,这显然就失去了亲社会行为所定义的---倾向于对他人有利的自愿行为,这一重要特征。可以预见的是,这样一些内部的调控机制一旦形成,孩子在将来的人际互动中,就会可能出现抑郁、沮丧、退缩,或者外化方向的攻击、破坏性。

由此可见,早期的亲子关系关于自主和控制的训练,对于后起的亲社会行为之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养育者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应当提供足够良好的训练。

 

亲社会行为这个概念在早期与宗教、哲学的关系非常紧密,比如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戒律包含“爱你的邻居就像爱你自己”,佛教中则会要求“慈悲、善良、同情、无我”;哲学家们对于这个主题则总是争论不休,比如“是否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真正无私的”、“某种行为是个人的职责,,那就有足够理由去做它”、“纯粹理性的利他主义往往会被情感影响,或者相反--同情、仁爱和博爱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父母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这些理念总是会在不同的时刻发生作用,这些文化的传承总是在默默地进行。当然,这里无意去评价这些观念,只是希望通过下面的一些跨文化研究,与大家共同思考(也许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当环境变更时,我们将不再那么坚定),并作为这样一篇科普的结束:

 

在印度教印度人群体中,他们拥有更加明朗、严格的基于职责的社会责任观,于是在处理冲突时更倾向于强调对他人需要的回应;而北美人则不会把这些看作是义务,更多的是一种个人选择,他人的需要是一般的、次要的。

与来自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中国青少年相比,英国青少年更倾向于他们自己的生存,较少考虑归属感、情感和利他的动机。

与具有西方传统的以色列犹太儿童相比较,以色列中东三年级学生似乎更重视要求的行为,不太重视自发的行为。

因此西方人更加重视内源性动机的亲社会行为,而来自传统文化的人们更重视对他人特定的需要和互惠义务的亲社会行为。如果这个结论是有优势的,那么较发达的西方心理学引入中国,与文化的冲突该如何协调,这将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因为这些观念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而我们又在影响着孩子,这些细微之处,精微之处,也许需要用一生去发现。



hope_s的其他日志

自体心理学书目
动力取向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招生简章(2012-2013)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