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朱旭东蓝蓝

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之四: 求雨者的心态-- 以身体去邀请、聆听和学习身体的智慧

蓝蓝2018-3-26 14:35
查看:2607次

        正月刚过,二月里就忙成猴子上树。因此,许多的感受,都不得不暂且搁置,应对现实的安排成了优先考量。在这个过程中,全赖身体的运作,让所有共时性的、关系性的白日事件消化,补偿于午夜梦回,或强烈或熹微或金戈或绵长或喜悦或悲伤的情感,携带着被净化的能量重新发动,安全和稳定得以鼎铸。籍此,一个也许既是老生常谈又是前沿日新的议题会清晰地呈现出来:

       以身体去邀请、聆听和学习身体的智慧。

 

      70后的小伙伴们肯定都熟悉一个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片尾曲中有一句话是:“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像一根线,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

       很多时候,生活不仅仅只是现实的吃喝拉撒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余,大多数人,特别是在人过中年之后,都会有那么一个回归,或许还有一些宗教层面的灵性的追求;即便是那些在自己的年轻时代就很坚持和执着于不走寻常路的,始终生活在书画琴棋诗酒花和远方的人们,可能现实轨迹不尽相同,但都会在独自向隅的时候,多多少少地私语自问:“在表面的生活之下,我活得怎么样?是被某些过去留下了,还是轻松离开了父母,那个从眷恋温馨(···到痛恨不已,也许兼而有之但并不强烈感觉到,总之是百感交集的)的家,与“我”和“我现在的生活”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在那里学到了什么,又被限制了什么?我到底有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我为什么会总是感觉有点什么奇怪呢?”也许如同歌中所唱地咏叹一下“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悲喜交加会有些许共鸣。


     可是,人们仍然强烈地期待: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为此,努力地学习,迫切地争取,竭力地想找回自己曾经遗憾过,和没有实现的东西,在自己的身上,在伴侣的关系中,甚至不自觉地在遇见的每一个可能的人,发生的关系上去检视、试探、冒险、验证和失落。

 

      然而,大多数时候,人们甚至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需要没有实现,只是就那么生活,并受困于如麻如结的关系,最后心力交瘁,感觉到只是活着,而不是活;只是还活着,庆幸,自己还没有死去,而如此害怕自己死去,甚至害怕到不知道自己害怕,但从来没有感觉过“落地”——即自己是那么越来越清晰地渴望活出来自己心中模模糊糊的真实样貌。

 

      所以,人们会没事就扒拉开各种交流圈子,线上线下,得闲就去看看或者评论一下别人是怎么活的,别人在学习,在挣钱,在养孩子,在芳华,在明媚,在成功,在光鲜,在倒霉,在出丑等等;于是乎,默默发现自己在黑暗的深渊,叹无力地耗费,耻哀怨地失败,而无人可以应答,世界之辽阔,竟然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回声拥抱;又或者处意气的高峰,秀澎湃的舒展,唱远方的感怀,却没有真正的赏识,天下之高远,怎奈鲜有“知音”的“仰”视“共鸣”。

 

     大多数的时候,人们习惯于用逻辑去思考,用言语去描绘,最后却发现就好像鬼打墙一样地年复一年打转转,即便“螺旋上升”这个词汇可以安慰些许,但都抗不过父母行将或已经老去离开,而曾经年轻的自己也是两鬓泛白的时间伤逝所带来的无力感。


      到底是要对付下去,还是要活出个人模人样,轻松愉快来,光是这种斗争都消耗掉了无穷的时光,甚至到最后,来路的记忆也会模糊和矛盾,一切,包括爱恨,都好像不那么真切,其实当下,我蛮想用方文山的词:“听青春 迎来笑声 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 温柔不肯 下笔都太狠”但转眼想,哪有那么诗情画意,时光已经不见,岁月的杀猪刀从来不留情,一个字,“糙”,可是 —— 身体都记得!

 

     身体形成了意象、梦、图式,自动在运作,默默记忆、发挥功能。

     也正是因为身体的存在,让我们确实是在经验所有的生活,而不只是活着。


      只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知觉经验,对所有的经验去做概念性的理解,分类归置,寻求可以安心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情感态度,这些都是在每分每秒被我们有意识地觉知的。

       但是我们的身体还有它的主导性,普遍的观点是中国人是身心一体不分的,但是这涉及到如何看待身和心的概念,如果身是一种可以承担知觉-运动系统的功能性容器,心代表意识和情感,那么身心既是分的也是包围一体的。

      身体是在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的层面记录了一切,把所有我们耳闻目染经历的,在整体的环境中的有意义的部分都已经整合在经验中,而且它是自动运作的,不被意识的,身体也如同一个茧,包含了我们所有的意义的种子,并且为了保护这颗种子,它竭尽所能地去变化,去丢车保帅,频出状况,只为保护我们存活下去,直到积重难返,除非我们意识到:身体是智慧的可以和环境互动的独特存在,它才开始真正向我们呈现“活”是什么样的。

       我甚至感觉到,也许心灵不过是头脑的具象性的功能,也许灵魂也只是是身体的转化,就如同虹化,身体转为灵魂而自由于天地,这点扯远了。但是身体需要被邀请,因为身体就是灵,是神,是一种整体的体验。

         河合隼雄先生认为:人一旦被区分为“心灵”和“身体”两个部分,就立刻丧失了整体性,而且再也不可能复原成分割之前的完整状态了。我们不妨将身心分离后损耗的那部分称作“灵魂”。


      我们需要去学习怎么用身体去邀请身体,用身体去倾听身体,倾听其内在,也倾听其与环境的关系,那是一个大我的倾听,在这个意义上,环境和身体的关系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内在关系的一体,但是这种关系揭示了“存在”的价值。也如同河合隼雄先生说,关系性的丧失是灵魂的丧失,我认为灵魂的价值就在于揭示“存在性”,正是因为“关系性”而不是“关系”的丧失,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存在性的焦虑。

       当我们以求雨者的心态,保持持续耐心,温柔、专注地邀请身体,一旦身体知道了身体的需求和呼唤,那心和意识就会获得一种不请自来的理解和联结:对外在人际的环境的理解,对宇宙间自然的环境的联结,自然而然地安于独处而不感觉到孤单,也安于热闹而不害怕被消耗,无论互动的对方在不在,环境是否如意,能量流是贯通的,非阻滞的,当前的生活的乱麻,固结就有可能得到转化和松动,关系性的丧失带来的各种问题(症状)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问题(症状)——是脑的意识的加工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连锁纠结,如同死结欲解愈结,而形成了能量的恶性循环,破坏了我们的人际关系,也破坏了我们在关系中的安全感和自我认知感,形成了很多的歪曲的穷思竭虑。


       身体的智慧,是一种暗在的思考,这种思考来源于能量流的自组织,而且不是如同气球般飞升的创伤性灵性体验的流动,是有实实在在的大脑具象,身体容器可以支持保护和落地的意识,是在扎根大地的基础上真实的一体性。


       在身体的鼎器的材质的变化,从蚕茧到金玉铸鼎的两级变化,这是“法天地之象”的过程,也所以,方有求雨者的天人感应的故事,遭遇“旱”,什么都没有做的无用,等待,却是身体的居心恬淡、无为自然的过程,而使得作为一个区域的能量流动了起来,是整个能量的场域发生了势能的决定性而又意想不到的变化。


       作为“问题”的一方,无论是人、事、物,也将形成向着流动的趋势去的引力能量波,说到这里,我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被冻结的能量各方的僵持,也是动力之源的开启的节点.如果没有问题,没有结点,能量也会如同海啸般不可减速,而不能为能量创造的这个世界本身所用。若是我们能接受和臣服于身体的智慧,以求雨者的态度去虔诚邀请,聆听身体真正的意愿,那我们就能够培育出雨后滋润的自由的心灵,开花结果,走好这一世路,为灵魂的修复,回家做好准备.


       所以回到主旨,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活动是是灵魂的体操;学习的“主动性”,是回家的路上必须运用的“心”的功能,我们学习怎么对待自己,怎么对待周遭人、事和物的“关系性”,在灵魂回家的路上,我们就不是孤独的,也可以面对自己的害怕,而不至于崩溃,还可以互相帮助,相互支持。

        这一切是因为灵魂的自组织性,神给了我们最好的伴侣和导师那就是:

        我们五千年渊源文化养育的天人合一的身体,求雨者的智慧。


后记链接:好了,说了那么多,怎么做,什么叫用身体去邀请身体,,请听彼得·列文的《解锁》创伤疗愈地图一书中对于开启内省探索的推荐练习方法:

进入內省的冒险练习一一一往内在探索MP3_情感故事免费下载-喜马拉雅FM

http://www.ximalaya.com/2435482/sound/78881432/




蓝蓝的其他日志

人间滋味第七篇:甜(原创微小说)
无字书——己亥木年立夏诗作一首
8.5.11众生(神)归位暨刘洪到底是谁?(4)李彪何用?陈光蕊有何意义?
8.5.6一往无前戒为刀 红尘烦恼俱出家(2019年4月10日)
人间滋味第六篇:沧海五粮液 良伴唯脐橙(原创微小说)
人间滋味第五篇:双踏BOS--请你喝一杯烈焰珍珠奶茶吧(原创微小说)
探讨临床实务危机情境“不伤害原则”的运用(微分享文字稿)
人间滋味第四篇:魅机--不要吃蓝色的那款冰激淋(原创微小说)
小暑颂
端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