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david_wang1029

《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读书笔记(上)

david_wang10292014-10-24 10:08
查看:5690次

 

已经是第二次开启这本书了。仍记得第一次翻看时的不知所云,只是觉得,对于每个失误、遗忘都要穷思竭虑,弗老爷子也真够强迫的了。此番,偕着通读弗氏文集之动力,再次打开这本书,似乎感受比以前略微通透了些……

 

该书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1901年发表在杂志上,1904年出版了单行本,其后再版多次,每次均有修改和补充。该书英译者艾伦·泰森称,“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只有《精神分析导论》可与这本书——《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相媲美,二者在德文版的印刷次数和其他文字译本的版数上都几乎相同。”目前这个版本几乎把该书以前每一版本所新增加的材料都包括了进去。但,其基本的观点与理论在最早的版本中都已经有所描述,后来补充的大量材料仅仅是一些相关的例子于说明,用来进一步阐述他曾论述的问题。

联想到20世纪初,彼时弗洛伊德的《释梦》刚刚问世,精神分析的提出是基于神经症及癔症患者的病理表现,因而其如襁褓中的外星婴儿,被人们本能的排挤着。也许正基于此,弗洛伊德将视角转向了正常人的日常生活,运用个体观察法,从分析人们(主要是他本人以及他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中。由此提出了精神决定论的思想,认为人的心理行为的千变万化都有其原因,即内在的、深层的、潜意识的精神决定因素。

 

本书前三章都是关于遗忘。分别着眼于专有名词、外语单词以及名字和词组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都会发生的失误,来探讨关于日常生活中遗忘的机制。第四章是童年记忆和掩蔽性记忆,探讨的是关于记忆的机制,其中不少名词与释梦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1、 被压抑的内容控制遗忘的名字,其主要方式是联想和抑制。

2、 内省的价值实际上依赖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即这种现象是典型的还是特殊的。

3、 就这种对专有名词的简单的遗忘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遗忘,这种遗忘是由压抑的动机驱使的。

4、 遗忘的第二处机制——遗忘是由于被压抑的内容产生的内部矛盾的思想引起的。

5、 通过自由联想会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材料——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通过自由联想就会发现),遗忘和被歪曲的材料都与潜意识的思想内容相联系——这种潜意识的思想内容是产生这些遗忘的源泉。

6、 在很多情况下,对名字的遗忘,并非因名字本身唤起了我们这种动机,往往是因为——由于发音上的相似,或者由于谐音——它触及到了另一个名字,而我们的动机又反对这个名字的活动。如果这个决定性的东西通过这个方式得到了一丝放松,那么这个现象的解释就容易了。

7、 费伦茨的观察表明,对名字的遗忘有时可能是一种癔症症状的表现。

8、 名字遗忘的机制是人们存心干扰这个名字的出现,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存在一系列的反对它的思想。被阻止的名字和这种干扰情结(interfering complex)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联系,或这种俩你通过认为的、外在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

9、 在这些干扰情节中,个人情结(个人的、家庭的、职业的等)发挥的作用最大。

10、      一个名字有多重含义,这样它就分数不同的思想(情结)系统之中,当它与另外一个更强烈的情结联系时,它的出现就会受阻。

11、      对这些干扰动机而言,避免唤起痛苦的情绪是最明显的动机之一。

12、      名字的遗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情况是,名字本身触及到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东西;另一种情况是,它与另一个发生作用的名字相联系,这样处于自己的考虑,名字的再现被阻止了,或由于他们引起的密切的联系,产生了遗忘。

13、      名字的遗忘具有很强的感染性。

14、      移置过程(displacement):这些内容是对另一些重要的记忆内容的替代,或是这些内容的再现。

15、      掩蔽性记忆(screen memory):有一种阻抗的存在促使一些重要的记忆不能直接的表现出来,而那些不重要的记忆不仅对它保留的印象负责,而且还要对其内容和联想到的另一些被压抑起来的重要的东西的联系负责。

16、      三种记忆掩蔽性记忆模式:

a)   倒摄性(retro-active)或退行性(retro-gressive)移置

b)   前推性(pushed ahead)或前行性(forward)移置

c)   同时性(contemporay)或接近性(contiguous)掩蔽记忆

17、      个体的童年记忆辨识掩蔽记忆,这些童年记忆很类似于一个民族保留与传说和神话中的记忆。

 

在本书五、六、七章,弗洛伊德列举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口误、读误和笔误,逐步通过分析向读者揭示了种种失误背后的机制所在。第八章对于印象和意象的遗忘进行了分析。同样得出相类似的动机,即不愉快的或者与不愉快经历的联系,是遗忘产生的基础。

1、 正常人的口误似乎是病理状态下“语言错乱或失语症paraphasias)的初期表现。

2、 对于口误的形成而言,积极的因素(促使联想流【stream of associations】的产生)和消极的因素(放松这种注意力或抑制力)共同发生作用,或者说这两种因素称为同一过程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由于这种放松的作用,这种自由的联想之流便辅助行动。

3、 言语障碍的原因还在于那些存在于要表达的东西之外的某些东西,干扰的因素或者是存在于潜意识的一个单一的思想——这种思想通过口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这种思想只有通过追寻分析的方式才能够进入意识;或者这个干扰因素是反对这种表达的一种一般的心理动机。

4、 堆在口误发生后的情绪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其本质上是一种羞耻情绪。某种动机在这种干扰的出现上起着重要作用。

5、 遗忘对我们获得的印象材料有特定的选择性,同样,对每一个印象或经验的细节也有相应的选择性。

6、 遗忘分为两类

a)   对印象的遗忘(impression)或对知识的遗忘(knowledge

b)   对意向的遗忘(intention)或对要做的事的遗忘

7、 在任何情况下,不愉快的动机是遗忘产生的基础。

8、 当这种印象与不愉快的经历相联系时,这些印象便通过抵抗被遗忘了。

9、 我的记忆说,‘我做过。’而我的自尊坚持说,‘我还没有做过。’最后记忆屈服了。”                              ——尼采

10、      印象的遗忘也往往相伴以错误的回忆,这描述为错误。病理状态下的回忆错误——在偏执狂状态下,回忆错误是造成妄想的主要原因——的资料很多,但很少涉及到这一动机。

11、      长时间催眠后效:一旦向一个被催眠的人暗示一种意向,在这个意向完成前,它一直处于“睡眠”状态;但在意向就要实现时,这个意向便马上活跃起来,唤醒他或她去强迫性的做出某种行为。

12、      在恋爱关系中和纪律严明的军队中,通常都认为对于意向的遗忘背后有神入的动机。

13、      遗忘可以追踪到潜意识的动机的干扰——或者说与“对立意志”(counter-will)有关。

14、      假设:在这些(意向遗忘)的情况下,其动机是掩蔽了的对其他人的相当程度的蔑视,遗忘成为达到这个目的的合法形式。

15、      对于不太重要的意向而言,我们认为与另一种遗忘机制有关,即在另一种材料与这个意义上的意向的内容在表面上形成联系是,它就转化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意向。

 

 

To be continued……

 

王东于西子湖畔

20141024

 



david_wang1029的其他日志

招生︱桐心学院当代精神分析取向临床训练项目(2020-2022 杭州•地面)
桐心学院 讲师团队
桐心学院 顾问团队
念念无住,凤栖梧桐 ——桐心学院 · 咨询师孵化平台
罪疚、灼心、救赎——烈日果然灼心
哭着笑,笑着哭——让肿瘤君滚蛋吧!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绿巨人
匠心·情怀
母亲节,献给婚姻中的母亲
清明时节,我被“抑郁”撞了一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