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炼传统理论新解(归根心理学第十七讲)
时间:2018年11月24日|2209次浏览

道教修炼传统理论新解

(归根心理学第十七讲)

孙泽先

 

在道教经典著作中,经常提到“先天”和“后天”。这的确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道教修炼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后天归返先天的过程。所以首先必须懂得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

道教认为,人在未生之时叫做“先天”,已生之后叫做“后天”。先天与后天,是两种方向相反的生命活动。

 

真气在先天中的运行规律

首先说“先天”。请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两幅人体躯干模式图。

左边的是一幅倒置的躯干模式图,因为胸部在下而腹部在上。为什么要倒置呢?因为人于未生之时,在胞胎之中,这是一种最为自然的位置,我们把它叫做“先天位”。

右边的是一幅正置的躯干模式图,因为胸部在上而腹部在下,是人出生之后的正常位置,我们把它叫做“后天位”。

在先天位中,心在下而肾在上。真火藏于心,真水藏于肾。火的性质是以上行为顺,水的性质是以下行为顺。在这种位置中,由于火性炎上、水性流下,所以真火真水会自然而然地相交在一起。真火真水相交于丹田,即可化生真气。

真气化生之后,是要进行升降运行的。沿着什么轨道运行呢?运行的轨道就是任脉和督脉。道教认为,人在胞胎之时,任督二脉相互联结,如环之无端,真气即在此环之内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循环往复,运行不息。这就是道教修炼中的“小周天”。

人居先天位时,心火在下而肾水在上,真火真水自然相交,任督二脉畅通无阻,真气生而无损、行而无碍,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所以说,先天的生命活动是朝着“生”的向发展。

为了描述这种景象,道教用八卦中的乾卦和坤卦分别代表先天位中的心火和肾水。在先天位中,乾在下而坤在上,于是形成了泰卦。泰,即是通顺安和。这就叫做“先天卦象”。

 

真气在后天中的运行规律

人在出生之后,情况为之一变,变得大不相同了。

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都要哭上几声。这哭声是婴儿来到这个世界的独立宣言。因为从这一刻起,婴儿就脱离母体、入世为人,其生命活动就由先天转入后天。

与先天生命活动相比,后天生命活动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第一声啼哭,启动了后天呼吸,任督二脉就断裂开来,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闾(会阴)。与此同时,体位也发生了变化,由心下肾上变为心上肾下,即由“先天位”而转入“后天位”(见图6)。

随着位置的变化,卦象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乾在下而坤在上,形成了泰卦;现在颠倒过来了,乾在上而坤在下,于是形成了否卦。否,即痞塞阻隔,形容真气的化生和运行受到了阻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后天位中心火在上、肾水在下,火性炎上而水性流下,心火与肾水难以相交,故真气无由化生。第二,任脉和督脉上下两处断开,真气难以运行其中。

为了用卦象表示上述变化,就以离卦代替乾卦来表示心火,而以坎卦代替坤卦来表示肾水。心火与肾水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离与坎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后天卦象”。

《黄帝内经》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论)。人在出生之后,要靠后天水谷之气充养,而真气则不再化生,只有从先天带来的那么多,用一分就少一分。真气少一分,生机就减弱一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后天的生命活动是朝着“死”的方向发展。

 

阴阳逆转论——后天返先天的理论根据

人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每个人从生下来那天起,就开始了通向自己墓地的旅程,因为后天生命活动是朝着“死”的方向发展的。这样说未免令人伤感,然而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才能从现实中找到出路。道教的修炼就是从这样的现实中找到了出路。

道教承认,后天生命活动的趋势是自然规律,因此,把它称为“顺”。但是,人在这种自然规律面前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承受,而应该主动地研究它、掌握它,使它为人所用。就像唐代道士吕洞宾的《指玄篇》所说的那样,“我命从来本自然,果然由我不由天”。这种说法叫做“逆”。明代道士张三丰指出:“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无根树》)。这就是说,在生命的长河中,一般的人都是顺流而下的,只有懂得修炼的人能逆流而上。逆流而上靠什么?靠“颠倒颠”,也就是“抽坎添离”。

道教认为,生命活动的根本在于真气。真气少一分,生机就减弱一分;真气多一分,生机就增强一分。“顺”就意味着真气的减少,而“逆”则意味着真气的增加。要想逆流而上,就应设法使真气增加,完成由后天向先天的转化。这就是道教修炼中的“阴阳逆转论”

 

后天返先天的两个条件

那么,怎样才能使真气化生并完成由后天向先天的转化呢?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重交水火”,另一个是“再通任督”。

“重交水火”,就是使心火和肾水重新相交。在后天位中,心火在上而肾水在下,火性炎上而水性流下,心火与肾水很难相交。为了重交水火,道教在修炼中采用了特殊的方法。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复习一下炼丹术即炼外丹。炼外丹时,安炉立鼎、采药归炉之后,就要起火烧炼。火是炼丹的动力。炼外丹必须对火加以控制,勿使太过不及。这叫“火候”。火候靠什么调节?靠风,即靠风箱(橐籥)鼓风的力度来调节。不同的鼓风力度可以造成不同的火势。那么,在炼内丹中,什么是火?什么是风?火关乎心意,风在于呼吸。炼外丹须用鼓风来调节火候,炼内丹则是用调息来控制心火。

前面说过,在道教修炼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叫做“呼降吸升”。这个规律是元代道士丘处机11481227在长期的道教修炼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丘处机是金元时期道教的“全真七子”(亦称北七真)之一,后来成为道教龙门派的祖师。他在《小周天歌诀》中指出:“如何云火兮,后天呼吸;如何用火兮,呼降吸升。”这个“呼降吸升”的规律告诉我们,在生命活动中,呼吸与气之升降有着内在的联系。“呼”,可以引起“降”的趋势;“吸”可以引起“升”的趋势。

道教就是利用“呼降吸升”的原理,在修炼时采取特殊的呼吸方法,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相交于丹田,从而化生真气。这样,后天返先天的第一个条件“重交水火”就具备了。

真气化生之后,就要循着任督二脉运转。可是在后天位中,任督二脉已经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闾(会阴),那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具备后天返先天的第二个条件“再通任督”。“再通任督”的方法在道教修炼之中称为“搭鹊桥”。

“鹊桥”一词来自中国的一个神话故事。故事说,天上的织女爱上了人间的牛郎,于是偷偷离开天宫到人间与牛郎结了婚。后来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十分恼火,认为这是违反天宫法律的行为,便强行召回织女,并在牛郎织女之间划出一道银河,把他们分隔开来。只有每年阴历七月初七那一天,天下所有的喜鹊会集于银河之上,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见上一面。这座桥就被称之为“鹊桥”。

当然,这种比喻有它的道理。任脉属阴,督脉属阳。任督二脉于后天断裂开来不能相接,就像织女牛郎受阻于银河,所以也需要塔桥。任督二脉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闾,因而需要两座桥。口鼻一处称为“上鹊桥”,尾闾一处称为“下鹊桥”。上鹊桥就是修炼之时舌抵上腭。下鹊桥就是修炼之时配合呼吸,按一定节律提撮谷道(收缩肛提肌)。二者调练纯熟,即能接通任督二脉。

通过以上的方法,重交水火,再通任督,所化生的真气又可以循着任督二脉运行不息,这与人在胞胎时的情景相同,因此道教将这一转化称为“后天返先天”,或称“返老还童”。

 

抽坎填离

这个情景可以用八卦来表述。在后天位中,心火为离卦,肾水为坎卦。道教的修炼首先要把心火降下来。心火阳中有阴,以阳为体,以阴为用,所以降心火是要把离卦中的阴爻降下来。心火下交肾水,即可化生真气。此真气为一点初生之阳,出于肾水,转而上升,就如同把坎卦中的阳爻抽了出来,送到上面,添在离卦中的空缺部位。这就叫“抽坎添离”,亦称“取坎填离”。在抽坎添离的过程中,离卦接受坎卦中的阳爻而变为乾卦,坎卦则接受离卦中的阴爻而变为坤卦。于是后天的坎离卦象又重新转化为先天的乾坤卦象。这就是宋代道士张伯端在《悟真篇》中所说的“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为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

 

内丹与外丹

对于常人来说,运行于任督二脉的真气得之于先天,即由父母那里承传而来。但这真气还可以通过道教的修炼而获得,这种方法叫做“炼内丹”。 炼内丹的过程,就是一个“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过程。伴随这个过程,会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与生理现象,会出现一系列的本体感觉。所有这些,描述起来都是十分困难的。为了经验的总结和传授,同时也可能为了保密,古人采用了“旧瓶子装新酒”的方法,借用了当时为人们所熟知的炼丹术中的术语,来形象地表述修炼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如此,有人把道家正统修炼称为“金丹大道”,或简称为“丹道”。为了避免混淆,前人把炼丹术称为“外丹”,而把道家正统修炼称为“内丹”。

所谓内丹,系由真气凝聚而成。真气的产生离不开真水和真火,就象炼丹术必须要有铅和汞一样。所以常常用铅比喻真水、用汞比喻真火。真水生于肾,肾藏精,阴中含阳,于卦为坎;真火生于心,心藏神,阳中含阴,于卦为离。一提起铅,就意味着真水、肾、精、坎;一提起汞,就意味着真火、心、神、离。炼外丹时,须将铅汞相投,同一炉冶;练内丹时,须使真水上升,真火下降,交于丹田(气海)。丹田于体居中,五行属土,又称黄庭、土釜、造化炉等。火性炎上,水性流下,使其相交殊为不易,如同降龙伏虎一般,因之有时又谓真火为龙、真水为虎。这样,铅汞相投、水火相见、心肾相交、精神合一、坎离既济、龙虎交会,都是一回事,都是阴阳交感之意。所以,《指玄篇》才说:“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为万法王。”

总而言之,千般比喻,不外乎精气神三宝相须为用;万种形容,都是指阴阳和合气聚丹结。如果你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就找到了打开道教修炼之门的钥匙。

 

丹田——真气化生之地

如前所述,炼外丹必须安炉立鼎,鼎中有药,炉下起火,方好烧炼。那么,炼内丹当中什么是鼎炉呢?鼎炉在炼外丹之中,是金丹结成之所;而在炼内丹之中,则是真气化生之地。真气凝聚则成丹,所以真气化生之地称为丹田。也就是说,在道教修炼中,丹田就是鼎炉。

有人把鼎炉分开来理解,总想在道教经典之中找出根据,证明哪个部位是鼎,哪个部位是炉。这不免有失偏执。其实,就是在炼外丹之中,鼎炉也是密不可分的。有鼎无炉则药无所成,有炉无鼎则火无所用。只有鼎炉结合才能炼药成丹。炼内丹之中引用鼎炉一词,不过是借喻真气化生的部位,因此更无鼎炉分立的道理。研读道教经典,一定注意理解那些借喻之词的实质,切忌望文生义、泥于句下。

丹田这一术语,在道教的早期经典《黄庭经》中即有记载。例如,“迥紫抱黄入丹田”(《黄庭内景经》第2章),“丹田之中精气微”(《黄庭外景经》上部经)。

一般认为,人体之中有三个丹田,即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较早记载三个丹田定位的是晋代道士兼医学家葛洪284 - 364)。他说,若欲长寿,就要守一。所谓守一就是守真一之气。这真一之气,“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或在人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此乃道家所重,世世歃血口传其姓名耳”(《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八地真)。

关于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的定位,在不同的道教修炼著作中,常常不尽相同,这是流派各异所致。当然,所谓三个丹田的定位,其实只是它们在体表的投影位置,而其实际位置在体内不在体表,这是需要在修炼实践中逐渐体验的。

炼内丹之中的安炉立鼎,实质上就是“关窍”的选择。所谓关窍,乃是修炼实践中意念集中的部位。不同的修炼方法、修炼的不同阶段,以及修炼者的不同,其关窍的选择都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一般说来,道教修炼的入手功法,多选择下丹田。所以,道教修炼著作中所说的丹田,多指下丹田而言。

下丹田的别名要比上丹田和中丹田都多。下丹田通常认为是气海穴。除此而外,又被称为“炁穴”、“黄庭”、“土釜”、“造化炉”、“戊己门”等等。这些别名都与丹田的部位、功能以及五行属性密切相关。下丹田位置近脐,脐在人体居中,五行属土。按着五行联属的关系,五方的“中”,五色的“黄”,五志的“意”,十天干的“戊己”等等,都属于土,都具有相同的属性。懂得这个道理,对于丹田的别名就不难理解了。“黄庭”,黄与中相通,庭是空间的意思,此名意指位于人体中部的一个空间。“戊己门”,戊己即是土、属中,门与关同义,此名是说脐附近的一个关窍。“土釜”和“造化炉”是指下丹田的功能有如鼎炉。至于“炁穴”,说得直截明了,就是真气化生的关窍。

 

从归根心理学角度看道教修炼

总而言之,要想掌握道教的修炼观和修炼法,必须把握住它的“五论”,即“宇宙气化论”(7),“人天相应论”(12),养生内因论”(第16讲),“气机升降论”(第16讲),“阴阳逆转论”(17

在结束本讲之前,我要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十五年前,我给一个美国研修团讲中国气功学。当讲到“先天位”“后天位”的时候,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他Bruce,说:“老师,您讲的先天位心火在下、肾水在上,如果胎儿是头位head presentation,我能理解。但有的胎儿不是头位,而是臀位breech presentation,或者横位trunk presentation,那么他们的心火和肾水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因为透过这个问题可引出更深一层的道理。

道教运用“先天位”“后天位”的比喻,把人的先、后天生命活动的特点形象地描述出来了。但不要忘记,研究道教修炼理论,一定要分清那些比喻之词的表面和实质,即要分清“指”和“月”的关系,切忌望文生义、认指为月。

古人谈到先、后天位置的不同,不过是借以形象地说明先、后天情势的不同。“位置”是表面,“情势”才是实质。人在胞胎之中,既无思虑之苦,又无筋骨之劳,因而少有真气的消耗。出生之后就不同了。人生在世,总要成家立业。无论家业事业,都得倾注心血、支付精力,消耗真气在所难免。心火上炎,说的是妄念不休;肾水下流,说的是情欲不节。明白了这一层意思,才算懂得了先天位与后天位以及先天卦象与后天卦象之间区别的实质,不至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悟真篇》里有一首诗,说得非常好,值得一读:“卦中设象本仪形,得象忘言意自明。后世迷途惟泥象,却行卦气望飞升。”

从归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能一目了然。实质上,先天与后天的根本区别,不因为位置的颠来倒去,而因为人在先天无智无识而人在后天则有智有识。换句话说,人在先天时元神起主导作用,而人在后天时识神起主导作用。道教修炼之中,无论“重交水火”、“再通任督”,还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把识神转化为元神。只要元神起主导作用,就意味着归根,归根则能理顺根结、重建人格、发掘潜能。所以,道教修炼的宗旨,也在于归根悟道。明白这个道理,一切都会变得十分简单。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圣心塾关联信息】
电话:13604903264 
邮箱:shengxinshu@foxmail.com
微信二维码:扫码进入免费公开课 

标签: 先天  后天  真气  内丹  外丹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