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无意识层面的人格重建(归根心理学第七讲)
时间:2018年10月31日|2994次浏览|2次赞

修道:无意识层面的人格重建

(归根心理学第七讲)

孙泽先

   

归根心理学认为,修炼的过程就是归根的过程,也是理顺根结、重建人格、开发潜能的过程。人格在根结理顺中重建,潜能在人格重建中开发。修炼的一切效益都是在归根中产生的。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归根过程的顺利进行呢?首先必须解决“认根”的问题,明确认识根和根的基本性质,这是修炼成功的先决条件。

 

道与根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是有根的。这个根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不可思议,无相无名,万物由之而生、万物因之而成,老子称之为“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25章)。

中国古人的这种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能得到现代人的广泛认同,直到西方科学家提出了宇宙起源的新理论----——宇宙大爆炸Big Bang,才给人们认同中国古人的睿智提供了一个现代科学的平台。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现在所感知的宇宙,包括我们熟知的地球、月亮、太阳、太阳系、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以及其他那些数不过来的星系、星系群,最初都源于一个极小的点,即“奇点”singularity

“奇点”有多大?西方科学家把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说这个点像鸡蛋那么大。大约150亿年以前的某一时刻,这个“奇点”突然爆炸了,产生的温度超过1千亿度,并开始迅速膨胀,宇宙从此就产生了。在那种超高温状态下,宇宙在形成的最初时刻只含有基本粒子。随着膨胀的不断进行,温度逐渐下降,便产生了宇宙初始物质——氢(H)和氦(He)。这种膨胀和演化持续了大约150亿年,才逐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而且,今天的宇宙还在膨胀着、演化着。

在这方面的认识上,中国古人的某些见解要比现代西方科学家们更具超越性。现代人只重视抽象思维而忽视形象思维,中国古人则二者并重。

《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根。其中不仅记载很多大智大慧的文字叙述,同时也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图示。其中有一个图,叫“太极八卦图”(图2)。

这个太极八卦图,就是中国古人的宇宙演化图解。在这个太极八卦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万事万物都源于无极而太极。宇宙演化的过程,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发展过程。

太极是什么?太极就是“气”,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奇点”。太极有多大?中国古人没有说“像鸡蛋那么大”,而是说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种见解,超越了惯常思维的界限,更能深刻反映“奇点”那种不同于我们现今所感受到的宇宙的时空特征。

 

2. 太极八卦图

 

那么,太极是从哪里来的?太极是从无极产生的。中国古人的这种观念,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40章)。老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存在,一种叫做“有”的存在(感觉得到的存在),另一种叫做“无”的存在(感觉不到的存在),“有”的存在是从“无”的存在之中产生的,换句话说,“无”的存在是“有”的存在之根。

宋代道士张伯端(9841082)说:“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悟真篇》)。这实际上是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24章)观点的诠释,也是道教宇宙气化论的简洁表述。

 

道与气——一气三观

气是宗教修炼的重要概念之一。道与气的关系非常密切,“道自虚无生一气”(张伯端《悟真篇》)。这里的气,不仅具有物质性、能量性,还具有信息性。只有认同气的三性合一(即物质性、能量性、信息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揭示修炼的深层奥秘。我把这种认同称作“一气三观”。

“一气三观”这个说法虽然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在中国宗教较早的经典著作中,“气”字的写法不是现在这样的。那时的“气”字写成“炁”。

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汉字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无”,一个是“灬”。

“无”,与现代简化汉字“无”同形同义。古人认为气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道德经》第14章)的特殊存在,所以用“无”来表示气的这种无相无名的特殊性质。

“灬”,是“火”的意思。汉字与火有关的许多字都含有这一部分,如“煎”、“煮”、“烹”、“蒸”等等。

“火”的确能够体现出“一气三观”的理念。

火的物质性:火的取用首先必具可燃之物。

火的能量性:火的燃烧能够产生能量。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一把火将曹操的80万大军烧得折戟沉沙,足见火的能量何等巨大。

火的信息性:古代军事行动中的“举火为号”,就是用火光传递信息。中国古长城上的烽火台就是用火传递信息的专用场所。

火是人类启用的第一代能源。火的应用,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功不可没。也许正因为如此,古人才把“火”用到“气”的概念之中。

“炁”字形象地表达了古人对“气”的认识:它是一种无相无名的存在,其中含有物质、蕴有能量、载有信息。

一气三观是对中国古代气的概念的正确表述。气不仅具有物质性、能量性,还具有信息性。实际上,物质、能量、信息三者,分之为三,合之则一。三者之中的每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状态下或隐或显的特定表现。它们之间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依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任何把物质、能量、信息割裂开来的试图,都容易使人们的思维陷入迷途。

我们对于物质和能量以及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了解较多,而对信息以及信息与物质、能量之间的关系了解较少。所以我们在研究宗教修炼时总是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常常忽视了信息这一方面。然而,这种研究越是深入,就越是离不开信息的概念。

 

老子心目中的根

人的根连着宇宙的根。人的根和宇宙的根性质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根具有什么性质呢?这个问题很重要。不了解根的性质,练功归根就不能顺利进行。

这里所说的根,就是生命的本源和宇宙的本源,中国古人称之为“道”,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25章)。

在老子看来,天地未生之先,就已经有了某种浑然一体的存在。它寂而无声,廖而无形,超然独立,运行不止,是天下万物生发的根本。真不知道叫它什么才好,就称作“道”吧。

作为生发万物之根本的道,具有什么性质呢?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其中的第一个“道”字是名词,即生发万物之根本的道;第二个“道”字是动词,即言语思维描述之意;第三个“道”字与第一个“道”字相同;而“常”字在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义是“一般”、“普通”、“平常”的意思。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通常被人们理解为“语言思维能够描述的道,就不是一般的道”。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考古工作取得了一个重要发现,才从根本上澄清了“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真实意义。

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曾出土两种《道德经》手抄本。因为抄写所用的是帛,所以称之为老子帛书。甲本字体在篆隶之间,不避汉高帝刘邦讳。乙本字体为隶书,避邦字讳而不避惠帝刘盈讳。从抄写的时间看,甲本在先,乙本在后。

所谓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语言和文字都要避免使用与皇帝名讳相同的字。例如,甲本中的“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这句话,在乙本中就变成“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乙本之所以用“国”字代替“邦”字,是为了避开汉高帝刘邦的名讳。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在老子帛书甲本中则是“道可道,非恒道也”。乙本这一句中所使用的也是“恒”字而不是“常”字。这说明甲本、乙本都早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道德经》。现在通行的《道德经》是汉文帝刘恒时期的版本,为了避讳,把“恒”字改成了“常”字。

“恒”“常”,在古代汉语中意义十分相近。但在现代汉语中,二者的意义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分化。

这就是说,“道可道,非常道”不是老子的本意, “道可道,非恒道也”才是老子的本意。老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能够用言语思维描述的道,就不是真实永恒的道。换言之,真实永恒的道,是不能用言语思维来描述的。由此可知,根的基本性质就在于一个“无”字——无思无议,也就是说,根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

 

释迦牟尼心目中的根

关于根的性质,佛教也有相同的见解。

作为生命和宇宙本源的根,在佛教中有多种名相。只在《楞严经》中所提到的,就有七种之多,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并且认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楞严经》卷四)。

为什么有这么多名相呢?因为根的基本性质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而对于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事物,只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探索,才能取得较为接近的理解。

《涅槃经》记载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说的是一群盲人围着一只大象,想通过自己的触觉去体验大象到底什么样。摸到象牙的说:“象形如菜茯根。”摸到象耳的说:“象如箕。”摸到象头的说:“象如石。”摸到象鼻的说:“象如杵。”摸到象腿的说:“象如木臼。”摸到象背的说:“象如床。”摸到象腹的说:“象如瓮。”摸到象尾的说:“象如绳。”他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对。就部分而言,他们说的都对;但就整体而言,他们说的就都不对了。

面对佛教众多的名相,学佛的人下的功夫越深,就往往越容易成为摸象的盲人。因为对局部辨得越细,就会离全象越远。

释迦牟尼早就看到了这种执著名相的危险倾向,所以他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来矫正时弊。

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请释迦牟尼作学术报告,为了表示尊重,敬献一支金波罗花。按照常规,释迦牟尼落座之后,就会开始讲演。可是这一次大不相同。只见释迦牟尼一边手里拈着这枝金波罗花,一边微笑着环视四周的听众,口中一句话也不说。正当听众困惑不解的时候,有一位叫摩诃迦叶的和尚望着释迦牟尼,露出会心的微笑。这时,释迦牟尼十分高兴,当众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同时,又把自己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送给摩诃迦叶。

释迦牟尼通过这样的举动,向他的弟子们传达了“大道无言”的观念。在他看来,作为生命和宇宙本源的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这段公案,叫做“拈花微笑”,也叫做“衣钵真传”。由此,开创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佛学新宗派——禅宗。

禅宗有很多故事说明中国先哲对于根的“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这一根本性质的认识。

“当头棒喝”这则成语出自禅宗,说的是《五灯会元》中所记载的两个故事。棒,是唐代著名禅师德山宣鉴780 - 865的故事。喝,是唐代著名禅师临济义玄787 - 867的故事。

德山宣鉴的教学方法很独特,在他座位旁边,放着一只木棒,学生向他请教问题,他常在未答之前,先给学生当头一棒。有一次他的学生雪峰向他讨教宗门教义的问题,德山宣鉴突然一棒打过去,并说:“有什么可讲的!我这一派不讲究语句,实在没有一样可以送给人的东西。”雪峰由此开悟了。

临济义玄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不过他不是用棒,而是用喝。临济义玄的嗓音十分洪亮,一声吆喝,常令弟子胆战心惊。在他的学生之中,有些人就是因这一声断喝而恍然大悟的。

当头棒喝的故事,生动地向人们说明了根的性质是不能用言语思维来描述的。如果硬是要用言语思维加以描述,其结果必然是错误的。禅宗所说的“道着错”,即指此而言。

 

不懂根的基本性质就不懂如何练功

有人可能会想,这个根既然不可言说、不可思议,我们为什么还讨论它?是为了解决一个观念问题。这个观念问题,老子和释迦牟尼已经解决了,而现代的很多练功者还没有解决。

人们通常认为老子和释迦牟尼是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但我认为他们更应该被认为是伟大的深层心理学家。他们所揭示的道理,是普遍存在于人们意识深处的东西,也是人们普遍忽略的东西,更是对修炼的人来说不可或缺的东西。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我们在老子和释迦牟尼有关根的论述之中,起码要领悟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思维框架,并没有盛得下整个宇宙,我们不应该否认和忽视我们思维框架之外的存在。

我们意识所及的世界,只是落入我们思维框架之中的存在,即老子所说的“”的存在。而在我们思维框架之外,还有更广泛、更深刻、更基本的存在,即老子所谓的“”的存在。就像我们眼前的一棵树,落入我们视野中的,只是树的干与枝叶,而在我们视野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存在,那就是树的根。

老子说得很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40章)。我们不能只认枝叶不认根。相反的,对于这个根,我们应该念念不忘。为什么?因为根里面存在着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东西。人不能忘本,忘本就会失去那些与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东西。

第二,我们的思维存在着一种可怕的倾向,就是思维闭锁现象。这种思维的闭锁,闭锁了人们的很多潜能。

逻辑思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断强化的思维方式。靠着这种思维方式,人类取得了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造,获得了许许多多成就和利益,甚至找到了地球主宰者的感觉。

然而,人类的逻辑思维是在感观所及的三维空间逐渐形成的,可以称之为“三维逻辑”。三维逻辑是人类思维的经典框架。面对一个新事物,人们总是首先把它放到三维逻辑这个经典框架中比较一番,符合的就接受,不符合的就排斥。三维逻辑明显地具有一种把常规当作真理的倾向,往往认为凡是不合常理的就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闭锁倾向。人们的很多潜能常常就被这种闭锁倾向牢牢地闭锁了。这种闭锁倾向是危险的。任何一种系统,如果不保持开放状态,不与外界交流,就会产生退化,甚至走向消亡。

从实用的角度来讲,练功就是归根,就是深入根中汲取我们所需的种种效益。而这个根的基本性质就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它不存在于我们的三维逻辑之中,它是不可以用我们的惯常思维加以理解的。不过,这个根虽然不可以理解,但却可以体验。练功归根就是找到这种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不断深入根中理顺根结、重建人格、开发潜能,进而汲取我们所需的种种效益。

形象地讲,根的存在处于一种特殊的时空状态,它与我们三维逻辑之内的时空状态截然不同。修炼归根可以理解成为实现一种时空转换,即从我们所知的时空状态转换成为我们所不知的时空状态。修炼时是否实现了这种时空转换,这是可以自我检验的。如果你正在修炼,而你的三维逻辑还在运行,还在用三维逻辑对待练功中的一切,这说明你根本没有实现归根所必需的时空转换,也就等于说你并不是在修炼。

归根心理学认为,三维逻辑所处的时空状态属于识神,而根中所处的时空状态属于元神。所以,修炼的关键就是把识神转换为元神。这种转换的实现需要三种能力,即领会根的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基本性质的能力,突破三维逻辑束缚的能力,保持根中所特有的时空状态的能力。领会根的基本性质的能力叫做“悟性”。突破三维逻辑束缚的能力叫做“超越”。保持根中所特有的时空状态的能力叫做“定力”。

 

根性四则

总而言之,根的基本性质是无思无议。无思无议,称为超然性

在修炼归根的实践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违背根的基本性质呢?

我们在懂得根的基本性质——无思无议的基础上,还要懂得另外三点——无差无别、无滞无碍、无晦无染

无差无别,是说根结在时序上和性质上没有差别。

不要单纯地认为,根结只是过去事件的记录,只意味着过去。每一个根结作为一种存在,不只意味着过去,也意味着现在,还意味着将来。也就是说,根结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差别。归根理顺根结所涉及的信息,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这叫做“根无三际”。

形成根结的本初事件,可有善恶之分。但根结形成之后,就再无善恶之别。无论何种事件所形成的根结,只要在归根理顺根结的过程中得以理顺,都会产生信息转化为能量的过程,都会对人格的重建产生积极的影响。惟其如此,佛学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才具有可能性。

无差无别,称为平等性

无滞无碍,是说归根理顺根结不应该存在阻滞障碍。归根理顺根结出现滞碍不是来自根结,而是来自人的观念。

千万不要把根结想象为仓库里的物品,有体积、有重量。根结没有体积、没有重量,它是一种无质量的存在。过去,人们很难接受“无质量的存在”这样一种观念。而现在,现代物理学的进展改变了人们的这种观念。光子就是一种无质量的存在。引力子也是一种无质量的存在。所以,归根理顺根结之时,不该有任何滞碍,而应当畅行无阻。

另外,不要认为理顺新近的根结就容易,而理顺久远的根结就困难。在物理世界中,物体运动的速度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光速,即每秒钟30万公里。从太阳上面发出的光线,要经过8分多钟才能到达地球。然而,人的意识穿越地球到太阳这段距离,只需要1秒钟就足够了。

中国古人似乎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中,人的意识活动(神)被定义为光。识神的活动称为“识光”,元神的活动称为“性光”。识神的速度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光速,性光的速度之快就更是不可思议的了。在归根理顺根结之时,性光是可以无所不到的。

无滞无碍,称为自由性

无晦无染,是说根的本性是和谐自然的,不管根结形成时所带有的种种世俗染著对这种和谐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根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佛学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常以镜子作比喻。镜子本身是明亮的,但若落满了灰尘,就不明亮了。镜子蒙尘之后,虽然不明亮了,但它的光明性仍在。灰尘一除,立刻复现光明。

这个比喻是要说明,在归根意识的作用下,人们的根结格局具有向着最佳状态转化的趋向。也就是说,根的本身具有高度的和谐性。和谐是根的自然本性。根结格局的不和谐不是来自根的本身,而是来自人为的干扰,即来自人的传统观念所造成的染著。归根理顺根结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观念的超越,根结染著问题就不能彻底解决,根结格局就不能实现本该具有的和谐。这个问题不解决,人格就难以重建,潜能就难以开发。所以古人才说:“真铅大药本无形,只是人心暗与明”(吕洞宾:《指玄篇》)。

无晦无染,称为和谐性(亦称光明性)

从归根理顺根结的实践上看,练功者必须懂得根的超然性、平等性、自由性、和谐性(光明性)。这叫做“根性四则”。明白了根性四则,练功归根理顺根结才能顺利进行。

 

【圣心塾关联信息】
电话:13604903264 
邮箱:shengxinshu@foxmail.com

微信二维码:扫码进入免费公开课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