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最强大脑”与阿斯伯格综合症
时间:2015年04月24日|3332次浏览|1次赞

张晋岗解读“最强大脑”与阿斯伯格综合症

【记者】 这期话头:最强大脑捧红了周炜这么个有争议的天才少年,这样的少年是天生聪明还是心理障碍导致上帝打开一个门,就可能关上一扇窗。阿斯伯格症心理特征是什么,如何心理角度解读,怎么日常辨认?治疗方法(可举实例)有哪些?尽量多写些方法。对于天才少年的天才潜伏于智商有关吗?

张晋岗(钢子老师)解读:

1、         是否有天生聪明这一说?其实我拒绝“这个孩子很聪明、那个孩子很笨”这样的对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的评价,尽管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没有价值,同时还可能对于一个孩子造成伤害。即便是被认为是聪明的孩子,也没有好处。因为聪明或者愚蠢这样的评价是非常空洞的,我们只能说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表现超过常人,或者说在某些方面与大多数人一样,或者说在某些方面得分较低,或者距离标准水平低一些,这些客观的描述更加容易让一个人看到现实的发生,而不是限于“对自己作为一个人存在的不安全或者不自信,甚至价值感丧失”。整体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像我们理解“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人存在局部的差异才是世界的美好之处,但是因为人类自作聪明为很多事情设立了僵化的标准,才导致各种好坏评价和优劣判断。这些判断如果用在事物身上,我觉得尚可理解,但是用在一个人身上我却觉得“害人不浅”,心理学上认为一些人的神经症正是因为社会对一些事情僵化的标准和判断引发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造成,原本很自在的一颗心因为有了你的一个判断和评价而变得不安和痛苦,这是常有的事情。最为重要的是,这种评价在长期来看并无益处,因为评价并不能真正的改善一个人的本质状态,却足可以断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被评价为聪明的人心理压力大,时时担心自己哪一天变得不再聪明;而被评价为愚蠢的人每时每刻都想要奋斗来证明自己,结果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内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2、         何为心理障碍?我建议使用一个哲学逻辑而非病理性概念来理解心理障碍:任何一个团体都有自己人为建构的常态化模式和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我们认为是正常,超乎这个标准者我们认为是天才,而低于这个标准者我们认为是病态。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这个标准一定能解释“被这个标准所覆盖的事物的真相吗?”我们作为人,不但在自己的群体做这样的区分,也将这种区分方式渗透到我们周围的各个领域。这种区分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人类的交流,使得合作成为可能;但是绝对不能说这样的区分是“世界本身需要的”,更不能将这样的区分和判别作为对一个人或者事物本质的认识。可以说,人类在方便自身的同时,也给自己认识世界带来了同样多的障碍。更多的时候,这样的区分使得我们变得简单而愚蠢,并且不再在意和研究事物内部的潜在的价值,久而久之远离了本质和真相,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所以,尽管我们经常会不经意间说这个人很笨,那个人很聪明,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这样的评价并不能完整的认识一个人,只是在某个角度上我们不自觉地使用了某个潜在的社会标准而已。因为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你就会惊讶的发现,你认为很笨的那个人在有的地方所做的事情远远超越了你的想象,这就是“上帝总是公平的”这句话最经典的解释。也符合物理学当中“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每个人所享受的自然能量是守恒的,关键是看他表现在何处,是集中在某个点上爆发,还是散落在日常之中。所以,这个逻辑基本解释了一切自然现象。

3、         打开一扇门,关上一扇窗?我建议这样来理解: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你发现一个人或者事物绝无用处,那一定是你对他的积极探索尚未完整。我尤其喜欢西方的一句谚语,大致意思是说“智障者乃上帝遗落人间的珍宝,我们有幸获得要倍加珍惜和感恩才好”。所谓天才,庸才关键是看你是否将他放对了地方。还要看你是否能够带着天才的心灵去看待这个人,心理学上相信一句话:一双充满爱心的眼睛能够温暖无数人内心的坚冰。从潜意识来讲,你,我,还有他,都一样完整,我们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但是我们可能在表现形态上会有所区分,以不同的姿态分布在世界的各个位置,仿佛树上的叶子,每一片都有一个位置,互相连接而各得其所,但是它们出自同一片土壤。所以,没有人存在关闭什么窗,也不存在打开什么门,一切都袒露在哪里,就看“这个孩子是否有幸遇到真爱孩子的父母”——可以看见孩子的潜能在某个地方等着你去发现。

4、         为什么会关注这个孩子,这个孩子的什么是值得关注的?大家之所以会关注这个孩子,其实是因为这个孩子在某个集中的方面“凸显了他的深层潜能”。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人类使用的潜能就像是露在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不足人类自身能量的3%,就算是比尔盖茨,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也不过5%,所以,当有些孩子将“作为正常人使用的能量”集中起来转移而表现在某个特定方面时,我们愿意称之为天才就可以理解了。当然,这通常不是人类自身可以选择的,在人类意识背后有很强大的自然法则指挥和左右着人类的整体表现。但是有一个道理需要大家知道:能量以时间为界限是确定的,展示在这里的多了,在别处自然就少了。

5、         阿斯伯格症是指什么?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6、         如何辨认和治疗?阿斯伯格症病因不明,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概率为0.07%,即平均每一万名新生儿会有7名是患者。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家长在患儿30个月之内通过常规的发育筛查,借助自身的人为观察和医生的诊断,可以发现某些异常:

(1)           社交方面异常: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手势等非语言交流行为存在障碍或者缺失;严重的不合群;缺乏与他人互动的明显欲望;严重的情感交流迟滞;

(2)           行为喜好和活动方面固执地坚持重复和不变的模式:

(3)           语言发育全面迟滞,认知能力、自理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于外界环境的自然好奇心都充分发育不良等。

特别注意:不要对号入座或者依靠各种网络诊断,发现孩子异常或者疑似,最好的方式就是咨询专业医生,做全面的诊断为慎。

7、         治疗策略:同样的症状在不同的人身上仍旧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别,所以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特征因材施救。有人认为,理想的治疗着重于阿斯伯格综合征核心症状的改善,包括改善交流技能或刻板的行为模式。我则认为除了症状的改善,恢复社会功能,还有一项尤其重要,就是在关注病症的同时,更要关注患者本人的潜能和优势,看看当事人存在的某些独特天赋,以免贻误“一个天才”。具体来说,除了药物之外:

(1)           从心理上对孩子充满信心和爱,不要放弃;

(2)           、有意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从对部分事物的兴趣到对相近事物的兴趣,逐渐扩展到对人的兴趣,循序渐进;

(3)           认识行为训练,带领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

(4)           通过不同的音乐和图画刺激孩子的兴奋神经,推动内部感觉的流动和变化;

(5)           有意识的与孩子多做语言上的沟通和交流,多做情感的陪伴,积极关注孩子的每一步变化,予以鼓励。

8、         天才潜伏与智商有关吗?智商是指什么?人类除了智商更重要的是什么?天才只是某个方面可见的突出表现。严格意义上说,天才和神经病一样,都不是人造的,换句话说:从来不存在培养出天才这样的说法。即使环境能够对人有所作用,但也必须借助当事人潜在的基因结构作为基础才行。所以,被称为天才并不值得高兴,反而要注意到孩子其他社会适应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算是真正保护好了“天才”,反过来,即使被认为蠢材也不要泄气或者自卑,而是要积极地看到别人没有发现的自身的优势,要相信自己。智商更多的时候是“以某种线性逻辑表现出来的先后顺序或者长短高低”,但是从模糊学和现象学的角度来说,自然系统的大法则并不是按照线性逻辑排布的,所以智商只是对人点状判断,充其量也只能是线性的,而不可能是完整的,就像如果你只看到一滴水,你怎么也体会不到大海的波澜状况。所以,除了智商更重要的还有情商,还有人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的更为广泛的意义,比如对爱的考验——一个生病的孩子让父母一生免受分离之扰,他永远不必担心自己的会因为婚姻而离开自己。

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

张晋岗

标签: center  综合症  style  伯格  张晋岗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