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猫语】动力取向咨询师的思维逻辑 | 心得P
时间:2018年06月20日|1400次浏览


访滔滔不绝的叙述自己的故事时,该如何打断?

当来访对所处困境发问应该怎么做时,要如何回应?

当来访抱怨这个地方真难找,该怎么接话?

当来访问是否可以随机预约时间时,怎么应对?

当来访问是否可以一次两个小节时,怎么处理?

初始访谈该如何收集资料?收集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

当来访表现出对咨询的置疑时,怎么回复?

来访又迟到了,要不要谈?怎么谈?

来访想知道心理咨询的工作逻辑是什么,怎么解释?

我在给夫妻的一方做咨询,另一方也想来找我可以吗?

当来访想知道我需要进行多久的心理咨询时,怎么办?

初始访谈与后面的治疗性访谈区别在哪里?

如何掌握不同的侧重点?

当来访一直在讲自己的工作,如何切换到去谈原生家庭?

当来访的叙述呈现出明显的矛盾,能否直接去面质?

视频咨询会因为双方网络稳定性影响咨询时间,

要补给来访者吗?

面对有自杀风险的来访可以留个人电话给对方吗?

有必要那么强调遵守咨询设置吗?是否缺乏人情味?

……



我还能顺手写出几百条这些来自咨询师的各种各样关于具体问题的疑问,估计看文章的你也一样,也许你还能很好的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就此握手致敬一下。


而依照我动力学的思维习惯,认为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潜伏着一定的内在逻辑,问题并不是问题本身。如果我只是回答这个问题,还会有两个、三个,以至更多类似的问题不停的问下去,具体问题会是层出不穷的。如果只停留在解决问题层面,你会发现那是个无底洞,永远够不着底。


我是个有些轻视操作指南的咨询师和督导师,总是想搞清楚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我固执的认为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才是理解现象的钥匙,也是解决问题的路径。无论是面对来访者还是咨询师,我总是会想这个人到底想表达什么,他想要什么,他在被什么样的动力影响或支配,他正处于什么样的心境而影响了他的判断和表现,以至于这对他形成了一个问题,而变得无所适从,找不到办法。


因此,在面对以上那些问题时,我倾向于回问一个问题——“你到底想做什么?”


意思是说,无论你选择怎么做,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是你要清楚自己的目的为何?你想去的方向是什么?你的这个选择会决定着你下一步的选择,你有没有想好?不能仅仅是为了解决一个表面上的问题而做一个简单的决定,仅仅是把这个问题消灭掉是没有意义的,那就象打地鼠,打掉一个又会冒出来一个。



 拿个栗子,比如滔滔不绝的来访能不能打断?该如何打断?


首先,一个问题的讨论必须要放回到它所在的情境中去,没有情境问题就无从谈起,所以搞清楚这个问题发生的时间点和话语情境非常重要。然后,面对这个问题我就会想——

你是想打断他吗?

你为什么想打断他?

打断他对当前工作的益处是什么?

打断对当下咨访关系的影响会是什么?

打断他之后你想做什么?

你想去的方向与当下的资料是稳合的吗?

……


每当我想明白了这些问题,我就知道我该怎么做了。如果这个是初始访谈,那建立信任、安全、容纳的治疗关系就是第一位的,来访的强烈表达欲望需要被承载,太多的强行插入是不合适的,我会在更必要的时候选择打断,那就不再是能不能的问题了;解决了能不能,再说如何,其实当你坚定的知道我必须打断他了,我相信如何打断他也不会是太难的问题,之所以举棋不定也许就是处在可有可无的边缘才犹豫不决。比如“时间差不多了,听你讲了这么多自己的故事,我听到……”如果你真能在一定程度上听懂这个故事,给予理解性、关键性的注意和回应,这个初始访谈已经很成功。


其实,在“你想做什么?”的问题背后,还藏着一个更重要的工作逻辑——

你是如何看待动力取向的咨询模式的?

你是否在把所有的现象放到动力性临床的角度来思考?

到底动力的意思是什么?

动力性的咨访关系是怎样的?

动力如何影响和推进心灵的探索?

……

我常常认为,这个更根本性问题的模糊不清才是咨询师在面对很多具体现象时无所适从的原因。



◉ 再拿个栗子,我曾数次的跟我的很多来访就请假违约问题进行过讨论。我们的讨论不会聚焦在他要不要付违约金这个结果上,而是会讨论——

他是如何看待这个咨询的?

有可能是什么内在因素影响他没有及时请假?

在他明确知道违约条款的情况下还要尝试着去违约,到底在表达什么?

在上一次的咨询中是否发生了什么影响到他对接下来咨询的期待?

他对于要付违约金的感受如何?

他对于我处理方式的想象是怎样的?

他期待我怎样做?

而我的做法对他的影响是什么,是否与他以往的生活经验有着某些内在联系?

是“妖怪”又来了的体验吗?

……


所有的探讨都不是为了一个可见的结果,不是他期待我怎样我就要怎样,而探讨本身非常重要。借助咨询关系中所发生的故事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是复杂心理图景的呈现和被看见,而不是为了一个确定的简单结果。


所以,我坚持认为如何解决掉一个具体问题从来都不是动力取向咨询工作的重点。所有现象的呈现都是可利用的资源,都是心灵探索的路径。有了这些问题,我们就有了第一手鲜活的资料来与对方探讨,就可以激活切身的体验,就不会是在大脑层面工作。


新手咨询师往往愿意把很多问题约束好,期待不出现或少出现意外情况,储存了不少应对锦囊,甚至预警措施,希望有效避免意外给自己带来的恐慌,但往往事与愿违。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支配着互动关系的动力系统一定会依照它自己的逻辑自然的运作。我们无力控制它,只有怀着敬畏之心去发现它、理解它……



文|路梅

—————————————

关注【路梅心理】公众号!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  新手咨询师  精神动力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