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关爱指数及依恋与心理病理课程】学员笔记随感杂录

  • 依恋研究

    2018-01-09 14:22

    Pat老师的课程让人欲罢不能,一些学员原本只报了ICI一阶,还没上完就续报了二阶。那么,Pat老师的课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从学员们发布在各自朋友圈里的文字来一窥究竟吧!

    【关于为人父母】

    1、Pat教授送给中国父母的话:各位父母对自己温柔些,宽容点,做父母是世上最难的事~!给孩子带上氧气面罩前,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

    2、 “对于年幼的婴儿来说,没有什么比母亲的注意和有回应的表情更加有吸引力。然而,很多母亲却不能发现这一规律,很多母亲认为婴儿需要更多,例如玩具。”

    3、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最好的玩具就是另外一个人,最好的就是每天每天照顾你的那个人,脸色挂着微笑的人是最棒的!

    4、对婴儿而言最好的玩具,就是一个内外一致,前后一致,敏感随应而谐调同步的照顾者!

    5、婴幼儿的喂养困难、发育迟滞,请考虑心理因素和复杂的家庭状况!

    6、人的大脑一直要发育到35岁,如果你还没有到35岁,多学习多体验生活,所有的学习生活都会改变你的大脑!继续依恋病理和心理发育的课程!

    7、做父母是需要专业学习的,而且是越早越好,不然,当婴儿需要妈妈时,妈妈却塞给孩子一个玩具。

    8、当一个孩子不能从意识层面和情绪层面表达负性感受,只能通过身体层面来表达的话,说明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了。

    【ICI课程讲些什么】

    1、关爱指数,关注行为背后的关系模式、危险信息识别和反应策略,关注人与人的相遇与连接。

    2、婴儿不能使用语言表达需求时,所有的非语言的信息都是他的表达:眼神,哼哼,咳嗽,手脚的挥舞、举起与放下,甚至身体不同程度的瘫软、柔软与僵硬……PAT老师帮助我们擦亮眼睛去看到其中的不同,去理解这些行为在互动中的作用与功能,静下心去感受婴儿在那些互动中的感受。。。。。。

    学习着母婴关爱指数,同时感受着友谊和爱的流动。

    3、依恋,是一个人注定要书写一生的故事,从你出生,到你生命的终结。当我们层层深入,抽丝剥茧,问及核心,看到的只是母亲在一个生命前三个月的照料……随后铺展开来的,是母亲的回应对孩子智力,情绪情感,体能,社交等各个领域全面的或增益或消减的连环影响…………

    4、Pat老师说,有三种取向的依恋理论,一种是ABCD的分类,一种是DMM动态成熟模型,还有一种冯纳吉(Fonagy)的心智化理论是前两种之间的桥梁。

    5、依恋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学习了Pat老师的依恋与心理病理课程之后,非常清晰地看到,在亲密关系模式中,那些通常意义的积极策略基本上是早年依恋策略中的安全型策略的演化,那些消极策略则基本上是回避型、矛盾型及混乱型策略的演化。那些基本的依恋策略,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慢慢地演变成,被DMM动态成熟模型细分后的更细致的策略类型,比如强迫性照护、强迫性表演等等。于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整合的模型,有了更为系统而清晰的脉络,而这些都是基于二元互动的研究所发展起来的。

    6、基于动态成熟模型DMM的母婴关爱指数、依恋与心理病理等理论从为适应环境求生存的角度来讨论人们的策略选择。从婴儿积极适应的角度来讨论一个人在多重因素影响着的环境中的发展与成长,讨论神经通路被经验强化的过程,讨论依恋关系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讨论人际互动模式的起源,还讨论一个人的经验对他为人父母的影响以及对他孩子的基本依恋模式与策略的影响,讨论父母自身创伤经历对养育儿女的影响,讨论父母的心理病理对母婴(父婴)二元场域的影响。它打开了我们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每一个人。

    7、课程讲解了人类的情感、情绪唤起水平在普通-病理的不同情况下的表现,不同的唤起水平对婴儿发展的不同影响,讲解了人类的身体、认知、情感三个系统的发展与整合水平对人的行为模式与策略选择的影响,讲解了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发展的基本脉络,讲解了情绪的正性负性的意义以及对婴儿的发展的影响,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整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更好地理解一个人的情绪情感。

    【ICI的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1、从婴儿0-3个月、3-6个月、6-9个月再到9-12个月,最后是12-15个月,每天大量的不同文化下、不同模式的母婴互动录像观看与分析。秒切,秒切,一帧帧地回看,从转瞬即逝的画面中捕捉那些我们的意识无法辨识,而我们的身体与情感系统却能感觉到的微妙信息。

    2、母婴关爱指数连续培训的课堂上,在那些鲜活的互动视频中,我们感受到舞蹈一般流畅美妙的母婴互动,我们也捕捉到很多转瞬即逝地隐藏在欢笑之下的悲伤。更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虚假的积极情感,什么是强迫性顺从、强迫性照护等等。我们清晰地看到母亲的行为策略是如何在互动中“塑造”着孩子的行为表现与应对策略,形成中的依恋关系也逐渐显露出它的脉络来。这是我上过的最好的课之一,强烈推荐。

    3、在Pat老师的婴儿关爱指数课上,最后一天下午放北京班老学员录制的视频。Pat老师看完其中一个视频后说,我怀疑这个妈妈有抑郁。我们都很惊讶,因为妈妈看上去一点也不抑郁。但视频录制者肯定了Pat老师的判断。Pat老师补充说,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孩子已经学会回避妈妈那悲伤的表情。

    4、在Pat老师三四十年录制积累的世界各地的母婴互动录像里,我们一再地看到人类关系质量的本质,更透过老师对成人依恋访谈及大的历史背景的解读,让我们了解到母婴互动行为背后求生存与行为适应的本质,在Pat老师的系统里,没有坏妈妈,没有任何人应该被指责和被评价,更多的是行为的观察和这个行为回应的指向……在中囯同学录制的录像里,我们也一再看到同一个婴儿在不同人手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0至2个月的婴儿已经发展出面对不同抚养对象的生存策略……每每看国外老师紧跟临床情景的细致、追踪研究,都不由地惊叹她们已经发展到微观秒数级观察和验证水平,我们有时还在横空出世、天马行空地发展宏观假设……

    5、有五十年研究历史,并仍然在持续研究关爱指数(ICI、TCI),动态成熟模型依恋与动力访谈编码系统的创始人Pat老师一再告诉我们:

    每个视频至少要看三遍以上才能给出编码,因为一些转瞬即逝的细节会在第二第三次观看时跳出来抓住我们,从而完全翻转之前的编码。

    这个视频我已经看了二十年了,但现在每次看,还是会有新发现。

    Pat老师的细致、严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6、苏州.(第一日:相遇0-2个月婴儿)第二日.相遇3-5个月婴儿,母婴互动录像经Pat老师带领反复感受与推敲每个微细的肢体动作、表情与声音,通过各个指标行为、案例法、对照法三种学习法,从母婴两个变量、七个维度上评估母婴互动不同的模式,以筛查高风险家庭,为早期介入与干预提供依据。Pat老师教我们试着模仿婴儿的一些肢体动作、表情与发声,从而体会到婴儿在那一刻的内在感受。

    7、2016年9月13日:今天Pat老师给我们看第一个视频,让我们为母亲的敏感性打分。0-14分的区间,大部分学员给了10-12的样子。老师一一确认有多少人给了7分以下,多少人给了7-10分,多少人给了10-14分。最后她又确认有没有人很确定地给了14分,全场只有3个学员确认。随后,老师说,这是一个完美的14分敏感性的互动。接着,她细致地讲解视频中的妈妈具体哪里哪里做得足够好,这些这些行为都具有什么功能,婴儿的那些那些表现反映出他很舒服,同时说明他的妈妈的那些做法是如何如何的有效。她把视频停在母婴对视的画面上--两个月的宝宝深情地望着妈妈,妈妈满含爱意地看着宝宝。Pat老师缓缓地说,这是人类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连接。你们不要过于理想化人类,不要过于理想化“妈妈”!

    【那些珍贵的学习感悟】

    1、尽管从理论与临床以及自身的体验上,对于一生发展具有根基性重大意义与影响的婴儿期有着特别的重视与理解,但是透过这次大量母婴互动录像的编码,看到婴儿的一举一动,没有一处是多余或无意义的,哪怕只是一个眼神。震撼我们的不是录像本身,而是婴儿每个细胞都仿佛在说话的灵性,是母婴二元关系的微妙与神奇,是说母亲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多重要都不为过的重要性。那些非言语信号每一个都在表达着婴儿内在的需要与诉求,哪怕他只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这个婴儿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婴儿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如同温尼科特说的那样:从来就没有婴儿这回事。关注孩子,越早越好!

    2、Pat老师说,在西方国家随机抽查一些家庭的母婴互动关系,发现有20-25%的家庭存在高风险因素,需要进行干预。但真正走进咨询室的家庭比例很少。她想,在近200年来经历过重大苦难的中国,这个数字不会低于西方。通过观看一些中国家庭的母婴互动后,确实发现我们的整个敏感指数是偏低的,这反应出的是我们母婴关系质量不高,心理养育意识偏低。我相信这种情况会慢慢好转起来,因为我们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家庭层面,已经越来越关注心理养育了。

    3、每个人的经历都呈现在母婴互动中,你的下意识行为透露你的秘密。经过这样视频轰炸的训练,我们变得越来越敏锐,透过表象看到背后的实质,这才是母婴关爱的真正意义所在,这促使我们从更加人性、人文关怀的角度去解读高风险母亲和孩子的互动关系,从而才能真正做出建设性的干预和帮助。

    4、2016年9月14日:每个录像都呈现了不同的母婴互动模式,模式背后隐藏着文化、历史等宏大的历史背景,也隐含着父母的个人背景。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深刻地激荡着每一个学员的心。大家的情绪起伏跌宕,就像苏州这两日的天气,昨日晴空万里,今早细雨绵绵,再到大雨瓢泼,再到小雨淅沥至雨后虫鸣。

    【对临床心理工作的启示】

    1、世上没有不好的父母,只有遭受痛苦的父母和被误解的父母。

    2、对儿童工作,也是对“父母”工作,即便,你并没有“见到”他们。

    3、据研究资料显示,产后抑郁的妈妈看起来也能照顾婴儿,但却停留在生理上的照顾,抑郁使得妈妈无法与婴儿建立真正的联结,致使婴儿缺失与人建立关联的能力,这将导致孩子日后一系列情绪、行为与人际等方面的问题,这个影响在早年可能并不明显,而往往会在10-15年后凸显现出来。

    4、面对无法与孩子建立真实的情感连接的父母,作为治疗师,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父母的童年发生了什么,他们的人生中经历了些什么,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理解自己,成长自己,然后才能做一个够好的爸爸或者妈妈~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5、通常当家长认为孩子在做危险的不安全的事情时,会给孩子以惩罚。当孩子在现实中并没有做具有实质性危险的事情,父母却给予孩子以过于严厉的惩罚时,我们需要去想一想并去了解,父母在年幼时经历了什么,而使得他们直到现在仍旧感受到那种危险?

    6、儿童咨询干预的重点,要去真的爱这些痛苦的母亲,找到这些母亲的最近发展区,在那里等待她们,与之谐调,见证她们的发展。

    7、不要去改变婴儿,要去改变环境(婴儿的生存环境)。

    思而优小编想说:

    上过Pat老师的课之后,连图片挑选都变得异常困难,当那些图片中父母与孩子的表情不一致,或相反或不调谐或不同频,头脑里就开始响起Pat老师的提问,这个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呢?这个行为在他们这个二元互动中的作用与功能是什么呢?你觉得照顾者的表情是真实的吗?是虚假的积极情感呢,还是过于明亮灿烂的正向情感?成人照护者在掩饰什么?你是否看到婴儿眼中的悲伤?是的,即便是才满月的婴儿,他们的眼中也会有悲伤!

    所有文字来源于苏州ICI第一期学员朋友圈

    [本话题由 依恋研究 于 2018-01-09 14:23:30 编辑]
你还不是该小组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