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自我”其实是一种毒鸡汤
时间:2018年06月21日|1257次浏览

对一部分人来说,“接纳自我”这个概念,是一种迎合他们“巨婴”心理的毒鸡汤。

 

我曾经也很卖力的宣传过这个概念,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接纳自我”这个概念并没有令人变得更好、更健康,反而是越来越脆弱。

 

究其本质,是因为人始终具有社会性。一个人之所以不能接纳自我,首先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无法令他很好的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然后才是他没有这种主动接纳自己的意识。

 

如果一味地强调建立自我接纳的意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应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这个前提,那么“接纳自我”对这个人来说,就会带来更多的坏处。

 

我一直对那些总是很自信,对自己的做法和观点有着不容置疑的坚持的人特别感兴趣。

 

因为我自己做不到这样,所以很羡慕他们那种潇洒自如的生活态度。

 

我尝试过模仿他们的做法,举止,和语气,尝试用不容置疑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不在乎别人意见的坚持自己的做法。

但最终这些尝试不仅毫无意义,而且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打击。

 

当你尝试坚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如果这个观点本身并不严谨,那么很容易被别人打脸,并会因此给你带来更大的挫败。

 

最后我终于理解到:原来人的自信不是表现在态度和语气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认知是正确的。(参加我的文章:)

 

就像正见是一个人自信的前提,同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到达了能令他很好的应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的程度,这也是一个人能够“接纳自我”的前提。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总是出错,这令他总是感觉很自卑,很不舒服;

那么这个时候他要解决的是自己工作上总是出错的问题,而不是总在自己的心灵内部下功夫,试图令自己的变得“内心强大”,告诉自己要“接纳自我”,从而去抵御客观的问题。

 

假如说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已经很不错了,他是由于从小就产生的不正确的认知,而导致对自己产生了过高的、完美的期待,那么这个时候他需要去理解“接纳自我”的概念,接受自己,多发掘自己的优势,建立积极的心态。

 

但如果一个人他各个方面的确都很糟糕,他再试图用“接纳自我”来安慰自己,这就成了一种逃避。这个人始终没有面对现实。

 

情绪ABC理论的一个广为人知的结论是:A是事件,B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C是我们产生的感受和自我评价。

其中B是最重要的,我们的自我评价取决于我们如何解读外部事件,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己对外部事件的认知,我们的心理就能够更健康。

 

我过去一直深信这个结论。但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个结论是一种陷阱。

 

因为这样的结论会令人完全的忽略外部的客观事件,好像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我们的心灵内部。

 

为了证明这个结论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富人有很多钱但并不开心,一个乞丐如果能接纳自我的话,他就是最幸福的人。

 

但事实上,“贫穷”是导致很多问题的根源,一个人有了钱之后所面对的那些烦恼,我们贫穷时一样要面对;

 

而很幸福的乞丐,我在现实生活中一个都没见过。即便是有,那也是极少数,这也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境界。

 

基于潜移默化的心理学受训背景,令我看到很多人的问题时,下意识的我会想:“他已经做到了当时他能够做到的最好的了”,“那并不是他的错”。

 

但是“你已经做到了当时能够做的最好的了”这不等于“虽然你还可以做的更好,但也不用去做”。

 

如果我们的确做了某件错事,那不论我们基于何种动机,有怎样的原因,我们的确就是做错了。

 

给一个人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这个人就能够发展的心理健康了吗?

 

并不一定。

 

因为人的天性中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都有,善的地方和恶的地方兼具,我们事实上并不能确定如果不给一个人施加引导,他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对“人性本善”,“只要给他足够的理解和接纳他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这种假设是不负责任的。

 

美剧《亿万》中有一个段落我记得非常深刻。心理医生温蒂对瓦格纳进行心理疏导。瓦格纳因为一个员工要求加薪,并威胁他要离职而心烦。

瓦格纳通过会谈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他会给这个员工加薪并让他留下来。但是他会给这个员工分配越来越少的资源,令他的业绩越来越差,薪水越来越少,最终毁了他在这个圈子的名声,令他混不下去,以此来报复。

 

这个片段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它令我重新认识了人性的复杂与阴暗。

 

我们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自我改进的。

 

“巨婴”的心态会令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像是一滩消沉的死水。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我接纳”等同于“自我放纵”。

 

越是自我接纳就越是会令这滩死水变得越深,越大。

 

我的个人体验师在咨询中曾经告诉我:“相信你的潜意识,它会引导你。”

 

但这句话令我很怀疑。我怎么确定“潜意识”会将我引导到什么方向?我怎么知道它会带领我变得更好?我为什么要相信一个未知的东西呢?

 

而且最根本的是:“潜意识”是什么?

 

它是弗洛伊德对人类精神结构的一种“分类”,将那些不能被意识到的部分统统用“潜意识”来命名。

 

但这些不能被意识到的部分,有很多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脑,爬行动物脑,和哺乳动物脑等这些部分的残余,还包括我们过去经历中种种记忆的累积,我们如何确定这些存放在“意识地下室”的东西会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呢?

 

有太多经过四五十次精神分析的治疗,但却毫无效果的案例。这样说不是为了否定精神分析,而是为了说明:人和人的根基是不一样的。

 

探讨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种话题毫无意义,有的人内心好的部分多,有的人内心坏的部分多。

你走大街上看到一个小孩要掉沟里了,本能的把他拉了上来,这是善;小孩子笑嘻嘻的把蚂蚁等很多动物给弄死以取乐,这是恶;

这些复杂的行为和反应,绝不是我们用一个“人性”、“善良”、“邪恶”这种笼统的词汇就能全部概括的。

 

所以说回“接纳自我”,这个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接纳自我”它是一种在我们很好的应对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之后,所自然而然的会体现出的一种状态。

 

就像一个人有了正见,他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都是正确的,那么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拥有自信。这是最根本的,也是不会被任何外在的条件影响和左右的。

 

有的人面对考研很焦虑,担心考不上;

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容易恐惧,害怕和别人交流;

有的人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也不好,很自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把这些当成是“心理”问题,但事实上,这首先是“现实”的问题。

 

因为准备不充分,学的不好,所以才会焦虑;

因为不懂交际,不会和别人相处,所以会恐惧社交;

因为自己的确有很多缺点,所以才会自卑;

 

我们要做的是先去解决客观的现实问题,令自己学的扎实,学习社交技巧,改变自己的缺点,当我们把现实的问题解决之后,如果自己还是有着过度的心理反应,到那个时候这才是“心理”的问题。

 

人都有一种能够“无条件的被爱”的渴望。

 

这种渴望过去一直是被“认可”的,因为认为“母亲”有着无条件的爱孩子的天性。这就导致很多人对自己的父母和恋人有着这种过分的期待。

 

在玛丽苏类型的小说中,很多优秀的男生无条件的为一个女主而疯狂,无条件的为她付出,这些小说很火,本质上就是因为迎合了我们的这种渴望。

 

但这种渴望事实上是并不合理的,因为它否定了人自私的本性,和客观的现状。事实是父母和恋人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很爱你,但是他们也并不是圣人。每个人都渴望被爱,每个人也只会对那些值得被爱的人付出自己的爱。

 

电影和报道里宣传的无条件的母爱、父爱,这不仅给很多人制造了一种不符合实际的幻想,同时也给无数的父母套上了枷锁。仿佛父母如果不爱自己的孩子就是一种“原罪”。

 

但事实是,多数的父母可能的确会对自己的子女有天性的关爱,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都是该当无条件付出的圣人。

 

渴望“无条件的爱”的背后,它的潜台词是:“我希望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付出,什么都不用努力,就会有人来爱我”。

 

这种心态和是成年人还是婴儿没有关系,因为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有些人觉得,如果父母不能够在早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话,那么就会给孩子造成很多创伤,令孩子的心理不健康。

事实上,一个人几乎所有的心理特征,起到最根本影响作用的是遗传。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多只占到10%。

 

那有人会问了,为什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这么小,还有人能通过精神分析获得了治疗呢?

 

这在最根本的层面上,是因为精神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叙事疗法”,通过改变了你主观上对过去的“叙事”,从而令你疏通了自己的主观世界,而获得了治愈。

 

追求“无条件的爱”是导致一个人消极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不能为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负责,始终觉得“获得别人无条件的爱”是一种未完成的遗憾。

 

因此在所有的关系中,都会非常“吝啬”的付出。

他们只会不断的索取,并把别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是理所应当的;

而自己只做一点点,就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受了很大的委屈。

 

现在的很多心理学自媒体写的文章,也包括我之前写的一些,都只是一种“精神安慰剂”。我们抛出各种理论,来迎合读者的内心:“你没有错”,“你的确很委屈”,“你已经很努力了”,“你真的很不容易”。

 

这些理论可以不断的帮助读者完成“自我合理化”,令他们的内心觉得舒服了很多。

 

但这种安慰剂有用吗?当然没有丝毫的卵用。因为它只能让你获得一时的解脱,但对于客观事实的解决毫无助益,问题一直摆在那里。

 

你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觉得心里爽了很多,但明天醒来继续面对那些问题,又产生了痛苦;

 

也许你还能再找到一些文章来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静,但这不过是饮鸩止渴。

 

文章和理论就像是毒品,你不得不一次次寻求更大的剂量——直到文章对你失效。看再多文章都没用了。

 

这样的人我接触了很多很多。他们浸淫在心理学的圈子很多年,看了很多书,懂各种理论,订阅很多公众号。

 

他们对问题的“认知”非常清晰,但也仅仅止于“认知”而已。他们的生活依旧是一成不变的糟糕,而迟迟没有真正的去面对。

 

怎样才是内心强大的人呢?

 

内心强大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着眼于客观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会对自己的“内心”过度分析。

 

也就是在情绪ABC理论中,他们更关注A——具体事件的解决,然后再考虑B——自己的内心。

 

但是一个不敢、或者逃避面对客观现实的人,他只能在B——内心感受的调整上一条道走到黑。

 

当然,“接纳自我”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是在哪个阶段,那种心态去自我接纳。

 

在我们的客观生活确实过得不怎么样,人际关系一团糟,工作做不好,不会表达和交际的情况下,这时候没必要谈什么自我接纳,一是因为你根本接纳不了,二是因为就算你接纳了,这也只会令你走上一条偏激的道路。

 

在消极的心态下,“自我接纳”就变成了一种“自我维护”。我们打着“接纳自我”的名义,实则是纵容自己的种种缺陷和欲望,有需求却又不主动付出,只会坐井观天,渴望掉下来天鹅肉。

 

唯有在积极地、面对问题的心态下,“接纳自我”才是有意义的。

 

或者说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地面对问题,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就不需要“自我接纳”了。

 

因为我们走出了小小的“我执”,我们不再满脑子都只有一个“我”,不再畏惧改变、害怕付出,这时候我们已经超越了“自我”,也就没有需要“接纳”的对象了。


本文作者风墟,心理咨询师,婚恋家庭治疗师,心理作家。已出版书籍《自醒 从被动努力到主动努力的转变》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关注后回复“风墟你好”,可以获得9本我精选的高质量电子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