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文艺复兴之路

  • 心理空间

    2017-11-14 19:05

    重走文艺复兴之路
    解崙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產業創意研究所所長,美國管理科技大學博士班教授導師,德國富特旺根工業大學國際創新教授,台灣產業創新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曾任德國高科SCHIMDT中國區總裁、LEICA徠卡機構總經理。

    年輕時,我是個聰明卻不喜歡死讀書的孩子。成績一直排在班級的後幾名,而有趣好玩、調皮搗蛋的事卻從來少不了我,幾次出國參加世界青少年大露營的是我,初三就能前往日本天皇皇宮領取中日油畫創作優等獎的還是我。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高三,那時我遇到了教歷史和地理的趙老師。她年輕美麗,又對中華千年燦爛文明充滿崇敬,尤其是明朝鄭和下西洋以前的中國輝煌成就。趙老師說她非常不服氣,在清朝乾隆皇帝之後到現在的短短兩百多年,中國迅速墮落到灰燼塵土中;而西方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裡吸收養分成就自己的現代文明,趁勢崛起,後來居上,又反過來欺淩中國。她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中華文明重振,重新成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民族。中華文明終有一天會復興的,這是她當時的中國夢,她期許我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裡能為她這個夢想做些有意義的事。在她的愛心鼓勵和諄諄教導之下,我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考上了當時最好的大學科系,接著留學美德,也在社會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直到現在,她的夢想和說法還一直影響著我。中華文明應該偉大復興,這仍然是我多年來堅持不變的信仰。

    為了圓夢,二〇〇三年春暖花開時節,我卸下接近四十年的德國高科技職場職務。在之後的時間裡,我研究了中國歷史上最後的輝煌,元朝汪大淵周遊四海、鄭和下西洋等影響深遠的事件。我深深敬佩鄭和出使的歷史意義,還曾捐助大量經費在舟山還原建造了下西洋時的木造大帆船。我們駕駛它沿著鄭和曾經南下的航道緬懷歷史,從太倉瀏河港出發,最南經過媽祖、金門到過香港、廣州,向北則航行到過青島、天津,跟著鄭和的足跡去圓夢。

    自從習主席在中國經歷了六十四年的混沌之後,突然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願景,我更加堅定了這一想法。因為我的確也看到了這個願景實現的可能。然而如何實現中華文明的復興,那可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命題啊。我苦思過許多可能可行的方法見解,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歐洲文藝復興之於中國的啟示。為什麼歐洲人在十五世紀時能夠獨立反思,從中國文化中吸取大量文化科技養分,進而壯大自己?為什麼是由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地方勢力美第奇家族支持的?為什麼中國明明有那麼偉大的先進文明文化,自己反而不懂珍惜,一味崇洋媚外,以一小撮外國人的思想為主流思想?

    我想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也可能會問,為什麼他們必須活在一言堂的教皇淫威之下?為什麼上千年的黑暗時代裡,他們必須忍受無知的極權?為什麼歐洲人能夠學習中國,向中國取經,從永樂大典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這些問題的確和當下的中國有不少相似之處,這些相似之處也意味著中國可以從文藝復興中借鑒或者找到中華復興需要的精神和路標。當然近代中國現狀沒有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那麼悲慘,更沒有那麼無助和複雜。我們已經擁有了光明的方向,也明白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必要。這刻我們需要在具體操作方法上借助中西文化撞擊力道,儘快恢復中華文明古典精華。經過自上而下的方針指導,也鼓勵寬容自下而上的主動試錯,重建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法治精神。如同歐洲文藝復興一樣,在恢復對「人」的尊重下,順利展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功業。

    [b]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

    義大利人在一五五〇年左右首先提出「Rinascimento再生」這個說法來指稱大約一四〇〇年開始的那個自由繁榮時代。一七五一年至一七七二年的法國《百科全書》第一次使用了「Renaissance」,用以指明歐洲十四、十五、十六世紀政治、文明、社會、文學和藝術的燦爛發展階段。我們中國人將之意譯成「文藝復興」是有偏頗誤解的。文藝復興絕對不只是古典藝術文學的恢復而已。我個人認為中文翻譯成「文化復興」「價值重整」,甚至於「民族復興」那就更符合當時的氛圍目標。不過為了不要產生太多的爭論,此文還是繼續採用「文藝復興」這個名詞。

    當時北義大利社會精英階層和中產階級迅速崛起,這些人們開始擁有經濟自由支配的基礎。眾所周知,經濟是一切文明的依賴。政治是為經濟服務的,政治是為人民幸福服務的。中產階層賺到的錢在滿足其物質享受和揮霍之後,他們也有能力支持達芬奇或米開朗琪羅或提香創作,願意把金錢幻化成各種形式的藝術之美和獨立意志。由這些精英和先富階級付款搜羅古典再生需要的古希臘、古羅馬書稿,使得當時思想、文學、藝術大大繁榮。實際上,解放文藝復興時代人們心靈和理性的並非僅僅是那些書稿,更是精英階層興起所造成的對現世主義的追求和中國理性知識文化恰逢其時的導入。在中國、印度、阿拉伯,甚至於中亞諸國突如其來的新型科學、知識、法律和哲學迅猛撞擊改革開放傳播下,人們的心靈因此更加敏銳和開闊,不願再被教會的愚昧教條蒙蔽,更不再懼怕子虛烏有的地獄荒誕之說。

    文藝復興最先在北義大利開始醞釀。在這個區域,它還保有古羅馬世界古老的建築和回憶,重新修訂的古羅馬法律,古典藝術表現仍然殘存。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傳統神袛、神話和儀式還在人們心中保存,顯然這對基督教正統來說,是非我族類的「異教、異端」。當時的義大利領土橫跨地中海,統領著這個古典文明和貿易的海灣。而北意是義大利各地與阿爾卑斯山彼端的歐洲之間,也是西歐與地中海沿岸之間的貿易通道,發達的工商貿易市場經濟使得它成為基督教世界中最富庶的地區之一,比歐洲其他地區更都市化、工業化。北意勇敢的商人遍及各地區,他們並不是最虔誠的基督天主教徒,然而由於企業家的智慧,加上國家傳統和個性使得北意在異教化的時候仍然是羅馬教廷最忠誠的稅捐財政來源。羅馬教廷為了回報他們,便容忍了他們的「不虔誠個性」。在北義大利,最富庶的三個城邦,佛羅倫斯、米蘭和威尼斯在經濟貿易上呈現鼎立之勢。然而由於佛羅倫斯領導人更加開明和社會氛圍更加自由,哲學家、學者、藝術家紛紛移居此處,使得佛羅倫斯自然首先擁有了培育文藝復興花朵的土壤。

    文藝復興最初的發源地是佛羅倫斯。通過紡織、皮革、鞋帽等工業的發展、商業貿易的拓展以及金融財政家族的銳意經營,佛羅倫斯成為十四世紀義大利半島上除威尼斯以外最富庶的城市。然而當時的威尼斯人卻把所有的精力用於追求享樂和更多的財富。佛羅倫斯人卻發展出一切藝術創作的技巧,使之被公認為義大利的文化首都。同時佛羅倫斯也因其發達的銀行金融成為歐洲的財政中心。雖然當時首富是因工業和貿易發達的威尼斯,然而威尼斯人的錢卻存在了佛羅倫斯的銀行裡。佛羅倫斯的銀行家輩出,票號、匯款、押鏢這些行當都已經非常發達。

    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是當時的邦國執政者,家族依靠毛紡工業和金融借貸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實力,世代堅決支持東西自由貿易、創造衍生財富、鼓勵藝術創作。早在文藝復興的一千年前,基督教因為政治原因分裂成了天主教和東正教。天主教皇主持羅馬的教廷,而東羅馬帝國的東正教中心在君士坦丁堡。兩個教派一直紛爭不休。美第奇家族貢獻出了自己的機智、財富和宮殿,極力促成當時分裂已久的東正教會和羅馬天主教會統一。雖然最終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卻給眾多希臘教士和哲人學者留下美好印象,當義大利各城邦名義上的共主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現在稱為伊斯坦布爾,在一四五三年被土耳其穆斯林血腥入侵,佛羅倫斯理所當然成為這些學識淵博學者、教士和古典書籍的避難所。那些最為人熟知的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波提切利、達芬奇、拉菲爾、米開朗琪羅、提香、曼坦尼亞等等如雷貫耳智者、思想家、醫師、藥劑師、文學藝術家,多半與這座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這些文藝復興巨匠的身後支持者就是美第奇家族。醫學這個名詞的英文Medicine就是因由這個家族衍生而來的。美第奇家徽上有六個小藥丸的符號,代表著美第奇以醫藥發家的基礎。參觀他們在城堡裡的藥劑實驗室,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國製藥工具和草藥樣品還被懸掛在四周,就跟我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城堡裡所看到的藥劑實驗室一模一樣。我在歐洲常住的歲月裡,幾乎每個大學裡的教授同事都會告訴我些中國在哪些朝代為歐洲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哪些直接間接的貢獻。

    直到十六世紀,隨著美第奇家族的沒落,文藝復興在義大利日漸枯萎,法國、德國、荷蘭、英國和西班牙才開出復興的花朵。文藝復興不是時間上的一個段落,而是一種生活和思想的方式, 經由政治、商業、戰爭、宗教的影響從義大利傳遍全歐。你可知道,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巨匠達芬奇在法國住了十多年, 最終去世於法國圖爾的昂布瓦斯城堡內聖雨佩St.Hubert禮拜堂裡。去年我還帶領了復旦大學女性研修班學員前往該處憑弔寫生,親自體驗達芬奇設計的新奇城堡。

    歷史的演進總有它神秘相似的地方。對比當下的中國,我們也會找到些類似之處。近代兩百年中,中國歷經了長久的紛爭戰亂。在清政府無能統治時,中國被西方列強瓜分,主要港口城市一一成為不同國家的殖民地。台灣、澎湖、香港、澳門也被割讓出去。到了民國時代,軍閥割據更不用說,各地軍閥派系佔據不同地區稱王稱霸。中國處於四分五裂狀態。好不容易統一了,接著又經歷了長期的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之後長時間的嚴厲思想控制和文化大革命,導致中華古典優秀文化消失殆盡。那可像極了歐洲文藝復興之前的黑暗時期。在教宗政權高壓統治下,各地方勢力割據常帶來頻繁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歐洲文明發展緩慢,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歐洲中世紀普遍被他們自己人反思稱作「黑暗時代」。中世紀歐洲的教會政權擁有絕對生殺予奪大權,主其事者利用教會名義撈取大量財富,夜夜笙歌,生活奢靡,為所欲為,完全不理會上帝或地獄的制裁。這又很容易使人聯想到中國最近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狀況。隨著開放政策,國門隆隆打開,中國以經濟為導向迅速發展了三十年。三十年間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培養了兩代精英企業家,同時也養肥了一批從經濟發展中撈到好處的官員、親屬、圈圈。人們對於金錢的重視和追逐遠遠超出當年「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的美好預期。烏托邦的馬列主義極左哲學在中國并沒有根基,內容虛無,難以真正實現。就在前期中國消滅宗教信仰、傳統美德、倫理約束的時候,馬列主義被強行教育灌輸著,然而這並不能彌補中國人從心底精神道德信仰的缺失。尤有甚者,無序市場經濟遊戲下,當人們沒有任何信仰慰藉時,金錢就自然成為沒有底線的唯一隱性信仰。在黑暗時代,人們只要能攀附教宗權力,就能擁有金錢財富,成為那個時代歐洲人的卑微生存法則。

    歐洲黑暗時代裡,強權政治與強制信仰合二為一,共同控制著普羅大眾的生活生命。到了十五世紀初,西方經濟開始向東方傾斜,與中國大規模貿易,經濟復蘇,民智已開,財富也在持續迅速積累,導致中產階層大量崛起。中產階層並非出生就是達官顯貴,而是經過努力學習工作擁有了一定技術知識、經濟支配能力。在溫飽之後,他們積極爭取權利,極力想在社會上引起重視或者想改變不公平的社會層級現狀。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於當時階級社會的中間水準。中世紀後期,人們需要打破基督教愚蠢的桎梏和阻礙,重新找到理性的、人性的生活價值觀和信仰宇宙觀。想想現在的中國必須要從虛無信仰和金錢崇拜中走出來,從深厚廣博的中華文化中尋找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民族繼續前行的文明基底。

    無論是歐洲文藝復興還是中華民族的復興,都是歷史發展必然的正向趨勢真理,雖然困難重重,卻也不可逆轉。我深深相信這句名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中國人點燃了歐洲文藝復興之火那麼歐洲文藝復興是怎麼發生的呢?宇宙運行下的突然必然嗎?因為對一些希臘古典書籍的重新翻譯傳播?還是因為藝術家冒死創作了無數驚豔的藝術品?明明經歷著長達一千年的黑暗時代,義大利人是怎麼突然就有了足以引發復興的種種發明和突飛猛進的進步?從古到今有許多歷史學者的研究論點,我高中時親愛的趙老師也教導了我一個挺有趣的研究方向,想想鄭和下西洋時的中國對世界GDP的貢獻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年輕時我就讀過英國學者李約瑟抗日戰爭時期在重慶為中國所編著的《中國科學與文明史》。在這套大部頭書冊中,李博士很客觀地闡述了中國自古就一直是世界經濟文明的翹楚。中國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不需要別人忽悠和指指點點,我確實相信這一論述。二〇〇五年我隨著鄭和下西洋的航路探訪過二十六個他曾經去過的地方或國家,那年也為這個偉大航程畫出《情色激情》系列油畫作品。

    盛世書院裡收藏的眾多與鄭和下西洋中西著作中,我非常認同並經常援引英國潛水艇艇長加文孟席斯GavinMenzies的獨特創新觀點。他根據多年收集來的歷史、地理、人文、政治資料,寫成曠世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和《1434:一支龐大的中國艦隊抵達義大利並點燃文藝復興之火》。這兩本巨著共同建構了一個全新角度的中西文化交流、歐洲文藝復興的源起和世界近代文明演進史觀。

    眾所周知,我們今天在學校裡被教育的世界史,是支持歐洲中心論的西方史學家自己編纂的。他們是以歐洲文藝復興為世界近代文明的開端,以大航海時代、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民主革命作為歐洲成為世界中心的基調。顯然他們並不想承認中國人在歐洲文明之前已經擁有遠超他們幾百幾千年的科技文明存在,更不想承認正是他們入侵過的東方世界開啟了他們引以為傲的近代歐洲文明史。我認為這種偏狹私利的歷史觀,與當時一言堂的教宗阻止哥白尼、伽利略先進發現有何實質意義上的區別呢!近的不說,兩千五百五十年前春秋時期,中國就已經有了社會主義最高階的宣言《禮運大同篇》。短短的一百零八個字就闡明中國政治、社會、道德、文化和精神面貌的發展指標。

    根據一四五六年義大利官方文獻的記載,義大利國內第一個水利絲綢製造廠的機器來自中國。在《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一書中論述「一〇九〇年中國就發明了先進繅車。義大利的繅車完全仿製中國的機器,即使在極小的細節上也是如此。直到十八世紀,義大利的機器或多或少仍然還在複製中國的優秀高效機器。約翰洛姆建立龐大的英國紡織工廠就是複製義大利米蘭設計的絲織工廠,而義大利的絲織工廠又是從中國學習模仿而來。英國洛姆的機器成為英國紡織業效仿的對象,其絲織棉布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在美國普利茲獎獲得者紀思道、伍潔芳所聯合著作的《東方驚雷》這本書裡,他們舉出了無數的中國科學發明應用例證,說明中國是如何巨大影響了全世界發展。沒有嫁接中國三千年的成就,就沒有今天世界的文明。沒有宋元明朝的航海造船技術,就沒有所謂的西方「大航海時代」;沒有春秋魯班齒輪水泵車,就沒有一系列的工業生產設備;沒有宋金時期成吉思汗帶到歐洲的紅衣大炮,就沒有往後入侵中國的「堅船利炮」。總之,我們這些中國人的後代子孫全都是自作自受。

    水利絲織機器只是中國提供給歐洲復興萬千知識技術中的一個小例子。中華文明對歐洲的影響可是全方面的。大約在一四三四年鄭和的艦隊到達過佛羅倫斯,還與教廷人員會面,那時的羅馬叫做「魯米」。從中國的史料中可以證實,中國與歐洲自從北魏甚至更早就已經有往來,隋唐宋元時期更加密切,那時中國稱羅馬為「拂菻」。可見鄭和及其使節到達佛羅倫斯、羅馬並非首次。眾所周知,鄭和出使有其明暗雙重主要目的,暗中是追殺當朝皇上親侄子朱允炆,檯面上則是愛好和平,宣揚國威,讓全世界的首領國家都向中國納貢,俯首稱臣。那時的中國海軍的確具備最強戰力,就是世界霸主,統令四方。鄭和使團每次都載著滿船的絲綢瓷器、翻譯技師、科學技術、書籍發明等等出使各個國家和地區,賄賂土著,耀武揚威。中國從來就有霸氣,我們肯定不是和平使者。

    根據《1421》《1434》這兩本書的論證,鄭和的分遣艦隊早在歐洲人之前就已經到達過美洲、非洲好望角、麥哲倫海峽、太平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甚至發現了南極洲。中國人成熟的天文學、地理、曆法、造船術、航海技術和圓形地球儀極大幫助了鄭和艦隊的全球航行。中國人在南宋時就已經繪製出了最早的世界地圖,這些全球航海圖在哥倫布、迪亞士、亞美利哥、麥哲倫等歐洲人啟航之前就已經完整傳到了歐陸。也就是說,哥倫布他們在航海之前就拿到一張完整Made in China世界航海圖,上面已經畫出了他們所謂的「發現」的陸地和海峽。具體細膩可靠的論證可以在上述兩本書中讀到。

    鄭和船隊繞著滿世界跑,明著就是為了讓蠻夷之邦都來給朱棣納貢稱臣,即使手段是送給這些國家比納貢更多的財寶和無比先進的知識。其中就包括世界地圖和航海所需要的各種天文地理航海技術的圖表、資料及文字描述,鄭和要保證這些納貢的國家船隊能找到正確到達中國的航路。在鄭和送給這些國家的所有財富裡面,有一項當時可能不起眼卻產生深遠歷史影響的知識寶物《永樂大典》裡的信息。

    當鄭和使團載著《永樂大典》這座文化寶藏駛入佛羅倫斯和羅馬時,中國人的新觀念、驚人發明和深厚文化給當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美第奇家族裡開明的領導者,雄心勃勃的人文主義者,迅速引入中國知識寶藏,使得佛羅倫斯成為播撒中國智慧種子的理想沃土。從精確的充滿天文學意味的壁畫,到油畫的透視數學計算,到航海圖的繪製方法和定位習慣,到天文曆法的測量計算方法和工具,到數學、幾何的知識,到地球並非宇宙中心的發現等等,這種種新思維無不與中國的《授時曆》、《數書九章》和當時中國已有的發明和科學技術、理論方法有著驚人的相似。李約瑟博士也認為文藝復興時大多數的發明發現並非歐洲人的原創,而是對中國知識的抄襲模仿。孟席斯甚至在《1434》條列出李奧納多達芬奇所「發明」的每一件東西,在中國古代的書冊中都出現過,比如曆書、地圖、數學論著以及民用和軍事槍炮攻城器械,甚至於魯班的種種創建應用。

    達芬奇是我們都喜歡的著名畫家,他的作品《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家喻戶曉。達芬奇因其在天文學、發明、建築、雕刻、音樂、數學、生理、物理、地質等學科有盡數保存的科研成果手稿,被稱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然而在檢視其手稿時會發現這樣的現象:達芬奇繪製的齒輪、滑輪和動力傳動的概念在中國已經使用很久,《左傳》《新儀象法要》和出土文物上都有記載;達芬奇發明的槳輪船,中國早在南朝時期就已經在使用,宋朝書籍中也有明確的設計插圖;中國人先于達芬奇記錄和實驗了各種飛行器的發明,如翅膀、降落傘、熱氣球、飛車等等;達芬奇繪製出的一系列火藥武器,中國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在使用,多管火槍、迫擊炮、射石炮重型機槍等,都出現在中國的著作中;佛羅倫斯的韋奇奧橋就是仿照泉州的弧形拱橋建造的;中國在一三一三年的《農書》中記載的印刷機設備比達芬奇的繪製早了一百多年。而這些中國的科技發明很有可能全部都被記錄在了《永樂大典》裡,通過鄭和的使團傳到歐洲。大量的證據都表明達芬奇的發明,況且絕大部分只是繪製的設計圖稿,每項「發明」都深深打上中國已有科技發明的烙印。然而不論是否真的抄襲模仿,達芬奇和他的支持者美第奇家族對於文藝復興,乃至整個歐洲文明的進步都起到了強力的推動作用。

    有著幾千年悠久文明的中華民族與古羅馬帝國衰落後歷經千年停滯剛剛興起的歐洲產生劇烈碰撞,中國人的理性科技知識就像是種子,落入了久不耕作的肥沃土壤,兩者的結合催生了文藝復興的發芽和成長。目前為止,可惜的是中華文明的影響從來沒有受到歐洲中心論學者的重視。

    從我們中國的角度來看,雖然中國早於歐洲很長時間發明創造了很多有用的技術和理論,雖然中國先於歐洲大航海時代發現世界並且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聯繫,但是自鄭和下西洋結束之後,中國就因為各個朝代領導人的愚昧和自私,逐漸自動退出了世界歷史舞台,歐洲自然而然地接管了中國的所有發展成果。

    當中國人一覺醒來,世界全然已經天翻地覆。

    昔日的輝煌當然不能代替今天的落後,我們的祖先再偉大,只會讓今天的我們更加慚愧。如果我們在一四五〇年能夠發揚祖先的偉大發明,那麼我們肯定不是今天弱敗的模樣。歷史不能假設,只能向前翻滾。在歐洲人用著我們祖先的成果登上巔峰,當然今天我們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利用現在歐美人的成果,回頭再創造屬於中華文明的新輝煌。歷史不會厚此薄彼,它會是一局局的驚人巧合,一代代的興衰更替,一步步的向前推進著。

    透過今天中國大力推動的「一帶一路」國策,相信歷史真相是會重見天日。深深期盼中國因此能夠勃然反思,重新振作起來,不只是在政治、軍事、社會、科技、經濟等方面更好更強,更應該是在道德文化領域重建重構。

    [b]人文主義對歐洲和當下中國的影響[/b]

    文藝復興總是伴隨著另一個詞彙出現--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以個人權利為本的主張。從美第奇家族時代開始,人文主義者遍佈佛羅倫斯,使極權統治從宗教儀式轉向哲學高度,從天堂轉到人間。因為他們稱呼古希臘古典文化的研究為「人文學科」,這是更人性化的學問,是研究現世的「人」的題材。從產生動機上來說,人文主義是崇尚個人權利為主,是反抗統治者某種文化上的偏蔽而興起的。

    由於連年內外爭戰和穆斯林外族入侵,君士坦丁堡的大量古希臘和古羅馬書籍外流,學者紛紛逃到佛羅倫斯避難。從這些移入義大利的古籍中,佛羅倫斯的知識份子認識到蘇格拉底、柏拉圖,他們發現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原生態宗教及形而上哲學。這些書中描述那個時代人們自由討論宗教、政治問題,這使得佛羅倫斯的學者開始大規模研究學習。在過程中,懂得古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學者擔當起教授職責。這些著迷於古典文學的人稱自己為「人文主義者」。他們認為熟讀經典可以讓人更加出色有型,更具有「人性」「人味」,讓人得以反思自身所在社會面臨的道德淪喪和倫理混亂問題。同時,研究這些學科也可以訓練相關技能,將來可以擔任政府大使、律師、教師、文書公務等職,進而躋身社會精英階層。再加上中國傳入的印刷術在當時大力發展,使得學習、搜尋、翻譯、出版傳播這些知識的效率得到大力提升。更多的人學習到了這些知識,也就有更多的人加入人文主義者的隊伍。從佛羅倫斯進而影響了整個義大利和後來的法國、西班牙、英國等歐洲其他發達地區。

    那麼對於今天中國而言,復興中華文化是否應當也具有當年義大利人復興古希臘古羅馬經典哲理的相似重大意義和啟示。

    儒家思想、道家哲學、釋家佛心,在千年裡已經是中國人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礎。它們要求我們心懷善念,孝悌忠義,豁然明智,外圓內方,尊師重教,三省吾身,不惟名利,感恩天地,修身養性,多行善舉,不卑不亢五千年積澱的文化中有那麼多寶藏等著我們重新發掘,重新遵從學習。我們是否也能如自由人文主義者一般,做個現代中國的「以人為本」人文主義者,把關注的重點傾斜到「人」自身來,而不再是虛無的集體概念。沒有自發善良個人如何組成受人尊重的集體!中國自古君王獨霸,視百姓性命如草芥。過去中國戰場上犧牲的士兵有幾個像美國的士兵那樣被國旗蓋著送入莊嚴的陵園,並鄭重其事地把他的名字事蹟刻在墓碑上!官本位思想牢牢控制著中國人的思想,可不管是在朝為官的,還是在野的民營企業家老闆,都是如此,不習慣尊重別人的性命。

    幸好,天佑中華,我們看到了今天中國人個性意識覺醒,我們看到了很多人都開始從中華經典中學習、提升,我們已經看到了中華文明復蘇的先兆,我們更等到了現代中國的「美第奇」願意帶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習近平主席。

    [b]重走歐洲文藝復興之路[/b]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明師指路。研究討論過文藝復興背景與當下中國復興的願景後,我們要真正重新走入義大利的文藝復興發生地,從歷史的活教材中真切體驗文藝復興的啟示,親眼看看它是如何驚醒,如何掙紮,如何興旺,又如何沒落的。我和同好朋友們正在計畫每年安排幾次「重走文藝復興之路」的深度文化探尋之旅,和有相同興趣的朋友們一起走入歷史。在行程中我們會全程討論研究講解文藝復興的真諦,瞭解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文化的特徵,也會邀請當地最高學府哲學、經濟、藝術、政治教授為大家講授義大利人眼中的文藝復興相關課題。

    首站當然是造訪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斯這座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斯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歷史記憶。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地標;烏菲茲美術館和國立巴吉洛美術館珍藏著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的傑作;仿照泉州一座弧形拱橋建造的韋奇奧橋;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的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美第奇家族的住所皮蒂宮;始建於一三二一年的佛羅倫斯大學,那是一所嶄新卻擁有古老歷史的大學;世界美術學院之母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義大利時尚豪門星工廠柏麗慕達時裝學院;歐洲設計教育界的航母歐洲設計學院。仿佛每踏過一寸地磚,你都會與歷史並肩而行,腳下就會沾上她典雅的芬芳。

    接著是到訪歐洲最著名的大學城博洛尼亞城Bologna。那可是一座擁有獨立思想的偉大城市。她是歐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紀城市之一,擁有許多重要的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運動時期與巴羅克藝術發展的古跡。它的歷史價值和教育價值已經無法用任何標準衡量。建于一〇八八年的博洛尼亞大學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大學,已經被所有歐洲大學校長共同正式宣稱為所有歐洲大學的母校。我們也將在這座千年學府裡聆聽資深教授們相關課程。

    威尼斯,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首富邦國,其華麗奢靡為當時所有城邦羡慕讚歎。這從聖馬可大教堂中典藏的大量君士坦丁堡文物可以一目了然,它用屹立千年的歷史顯示著極權教會擁有多大的權力,那些依附在權力下的唯唯諾諾教士們又是如何過著奢華的生活。當時的威尼斯人只想扮演好東西方貿易的橋樑,大賺其錢,對於文化思想傳遞根本沒有任何興趣,當然這也就成就了佛羅倫斯。威尼斯的富貴和對於美的追求還是無可比擬的。

    米蘭、羅馬、熱那亞、那不勒斯、比薩,這些美好城市名不虛傳,都在親自訴說著文藝復興是如何以星星之火,接連點燃歐洲文明的燎原之勢。當然這把火就從義大利燒起,接著引燃法國,又到了德國,去了瑞士和英國。終而自由人文主義思維被傳遞到了美洲大陸。在中國五四運動時,文藝復興的這把火也曾熊熊燃燒過,那現在呢?我們確實相信中國人在五六百年前曾前去歐洲點燃了文藝復興之火,而今天的我們可準備好為自己民族的前途點上一把熊熊烈火嗎?


你还不是该小组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