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孩子和遗憾
时间:2017年01月10日|2015次浏览|1次赞

“昨晚和老爸打电话,聊起来人生,他老人家说 我没拿到毕业证是他一辈子最大的遗憾,证明他的教育很失败。我不想让他老人家整天活在遗憾之中,并且现在到了社会上才明白学历的重要性。然后突然萌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我重新参加高考,会怎样?”
     这是知乎上一位朋友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有一些更有深度的话题,即父母对孩子生活的期待和不得不接受的遗憾。这是贯穿整个人类史的话题,不管多么成熟的父母,在潜意识中都对孩子抱有很多的期待,期待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去生活。这样的期待背后是一个永远不分离的欲望,即孩子按照父母意志去生活,满足父母的心愿,那么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物,两代人永不分离,也不需要独立和相互尊重。这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表现尤其明显。一个非常普遍的例证就是“别人的孩子”,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别人家孩子的身上有很多优点和值得尊重的部分,而自己家的孩子则处处不如别人,并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因为父母和别人家的孩子是分离的,他们更可能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则是他们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一部分,如一直以来母以子贵,父以子荣等),太近了反而看不见,再加上父母对孩子自然的期待和他们过往生活的遗憾(讽刺的是,越是自己生活过得不幸福的父母,越有可能对孩子有更大的期待),似乎孩子就成为了一个永远不能让父母称心如意的孩子。悲剧就发生了,虽然很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却吝啬表达对他们的欣赏和感激,反而是那些关系疏远的孩子,我们更愿意表达喜爱。其实这一点并不只限于亲子关系,在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等都有很多类似之处。顾城的《远和近》很形象说明这个难以描述的内在世界:“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在了解父母的这个希望孩子完成自己心愿的动机后,作为孩子,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确定我们是否认同父母的心愿。如果两代人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么我们的潜意识会更有力驱动我们去实现这个心愿,去试着重新经历那些未曾体验过的生活,这是潜意识的动力,只是有时候强烈,有时候微弱,但它一直都在。如果两代人之间的心愿不一致,即孩子不认同父母的心愿,那么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内在真实想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过程中,可能会有内疚、愤怒、自责、难过、委屈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但是一旦说出来后,就可能有一些不同。更重要的是,你是以一个成年人的方式和父母完成谈话,这本身就说明你和他们是分离的。当然,这样表达的结果并不都是有建设性的,有些父母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是一个独立成熟的人,这时候,千万不要想着要去改变父母的意愿,那很可能让我们不断受挫,伤痕累累,更重要的是创造并守住自己的空间,比如自己做一些重要决定,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有条不紊,条件允许,可以和父母分开居住,距离远点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最后,分享一下我的一个经历,当了解心理咨询在医院体系会有更多的心理治疗实践和学习机会时,我有时候会做梦回到研究生阶段,梦见自己填报了医学院的相关专业,那些梦如此栩栩如生,以至于我在醒来后会暂时分不清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经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愿望其实是对现实感到不满足和束缚的一个表达。我们的潜意识都是想经验很多的可能性,但现实所限,就需要有很多幻想和折腾,也允许自己有一些折腾吧,折腾是为了更好地落地,踏实生活,这个过程既了解到自己的局限,也学会为选择负责。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持无恐。”是以Eason《红玫瑰》的歌词作为结尾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