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动中的非安全依恋给儿童成长带来的阻碍
时间:2016年08月29日|2027次浏览|1次赞

亲子互动中的非安全依恋给儿童成长带来的阻碍

作者:儿童心理师 非比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儿童期、生命早期的亲子关系对人一生建设的重要奠基作用。而认识亲子关系的性质、质量,需要通过亲子互动来呈现。看亲子互动关系,看一个家庭中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就可以了解一个家庭基本的育儿环境和儿童心理发展及未来的走向。

心理学讲“人生剧本”,往往在5岁前已经写就,后面只不过是在重复罢了。而更多的感觉基础、原始情感情绪则来源于婴儿期,那么看一个人出生第1年、前3年、前6年的成长经历,就可以初步判断出他是否有依恋创伤、关系创伤。

电影《心灵捕手》中描述的就是一个遭受依恋创伤的孩子,即使他是数学天才,却常常寻衅滋事、出入法庭。即使遇到喜欢的女孩,也会因为害怕发展亲密关系、害怕被再次抛弃,而主动放弃。对于教授为其安排的各种高大上的工作用嗤之以鼻的傲慢态度拒绝,导致在爱情和工作上踟蹰不前、固步自封,贪恋着让他感觉到安全和爱的伙伴们,不敢去新领域探索和发展自我,并口若悬河地用很多大道理和借口掩盖内心的恐惧和自我否定。而这一切都源于他早年丧父丧母,并被养父虐待的历史造成。并且其治疗师也是童年遭受虐待的关系创伤,在年轻的时候虽然成绩斐然,却最终难以成就。并在妻子去世以后——丧失了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以后,再难以自拔,走出自闭状态。两个人物也都体现了我们人类是怎样通过“伴侣”、“性”的身体接触等来修复自己的依恋创伤。正如依恋理论之父John Bowlby 所说:我们会用一生去寻找让自己感觉到安全的依恋对象。

依恋、亲子关系与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地位、外貌等无关,只与上一代人是如何与下一代人互动的方式有关,与整个家庭的关系氛围形成的家庭环境有关。

从大局说,由于我国历史中的抗战、文化大革命等历史、社会发展原因,也给一些中国家庭带来了创伤,这些创伤同样会代际传承给后代,影响至少几代人。

从家庭的角度说,一些意外死亡、自杀等事件对家族的影响更是一代比一代被加强和放大。

比如意外死亡的爷爷给奶奶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但这个创伤没有被处理,奶奶自己也在长久地为独自养育子女长大的生存压力下奔波,而把丧父的哀伤、愤怒等情绪深深地压抑下去,表面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但是在抚养孙子的时候,她对老天的不公平、与命运对抗的愤怒情绪在潜意识中冒出来,导致带孩子时缺乏安全意识,常常让孩子处在危险之中,好像在表达:“老天,我不怕你!看你能把我怎么样?!”一方面孩子面临危险,另一方面孩子对各种要注意的“安全”或“危险”无法形成正常的“感觉——反应”经验,不能学会如何避免危险发生。

再比如意外丧子会给尤其父母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如果未经处理,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大多依然沉浸在对上一个孩子的愧疚、羞愧之中,会对后面再出生的孩子过于担心,这种焦虑的情绪和观点不仅如前所述难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感觉,这些焦虑情绪同样会被孩子内摄,导致他也对人、环境失去信任,认为环境不安全,父母不能保护自己,这种对他人和环境缺乏信任的倾向会在代际间一代代放大,导致病理现象,阻碍儿童正常发展。比如对意外死亡的恐惧导致隔代儿童会担心“大厦会倒塌砸到自己”的不切实际的病理现象。除此之外,新生孩子难以避免地会接收到父母对上一个孩子的怀念,并将对上一个孩子的愧疚、期待等转移、投射到自己身上,面临自己成为上一个孩子的替代品的可悲人生,而没有真正的自己等多重问题。

无论是依恋创伤,还是关系创伤,在年龄越小的时候,越可以明显识别和利于调整改善,并且其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对人生的影响越大。哪怕是3岁、5岁被诊断为自闭症、精神发育迟缓、阿斯伯格、情绪障碍、多动、抽动等儿童,即使在幼儿园完全处于僵硬的不反应状态、刻板行为,经过亲子互动观察和不到10次的家长依恋学习、互动指导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只要互动对了,理解对了,孩子的眼睛像宝石一样开始发光、语言开始增加,对视和反应都在提高,亲子关系正由原先“粘着妈妈怕她离开不要自己”而向“我需要你跟我有更多好互动,我喜欢”的粘着转化。我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自闭”或者“自闭倾向”儿童,在我与他们的互动中几乎都可以发生联结,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坚持治疗,家长肯学习、肯接受指导和个人成长,这些孩子都有改善的机会。一定要明白:你虽然生养了孩子,但没人天生就是好父母,你必须拿出时间和付出费用,学习科学知识和接受专业指导,孩子才可能有希望。

幼儿园的哭闹、不参与活动、大小便、情绪、纪律、秩序、人际等状况,小学期间的拖沓、违拗、情绪、纪律、人际、“偷东西”等各种不适应,全部可以追究到依恋、亲子关系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一种表现为“不要好”,不要说中学生,即使是学前的6岁儿童们,也没有上过高压的学前班,但也竟然见到困难、觉得麻烦一些的、已经做过的等,都会拒绝再做,而不论你如何诱惑。他们“不要做”的背后是依恋创伤、频繁的更换主要养育者,以及对家长爱自己的方式的深深失望、恐惧和无奈……最根究底,还是安全感缺乏,丧失的不仅仅是“探索”学习和发展,还有抑郁状态、自我攻击、大小便问题等病理现象——孩子的抑郁可能也是每天听着“哈哈笑”的歌曲哈哈笑着,内心却在流血。而父母们还茫然地挠着头发说:“我们都很爱他啊!我的全部业余时间都给了他。”Mary Ainsworth说:母亲对于婴儿关怀的“质”比“量”更重要。你觉得你24*7在陪伴、接送、照顾,倾其所有的以你以为好的方式“爱着”孩子……但实际上、现实情况如果是不良的、有剥削的、甚至是你无意识地对孩子的攻击等,那既然是伤害,不如不在,是这样么?不彻底解决亲子关系问题,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表面的行为改善都难以抵御内在爱的匮乏所带来的毁灭性侵袭,难以持久。依恋关系就像养料池,给孩子源源不断提供滋养,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否则就是阻碍发展的一块大绊脚石。对于已经形成问题的一些儿童,同时需要一对一专业调整。

亲子关系也呈现并受到夫妻关系的影响,同样对孩子的人格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亲子互动观察中,由于夫妻间的不协调,孩子无意识的启动自我攻击,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吸引父母注意,使他们从各自的情绪中出来重新把注意力聚焦到一起。这种方式发展的代价是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有错误的,不被喜欢的,这样的模式将来是自虐、自杀的雏形,非常严重的病理行为、不容小觑。而这个改变则需要夫妻关系及各自心理成长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改善,同时孩子需要接受一对一的心理调整。

我在近期的公益微课中普及了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的基础雏形是与父亲、母亲的关系雏形,也就是孩子怎样与父亲、母亲互动的方式,是未来与男人、女人打交道互动的方式雏形。而父亲与母亲的关系、自己与异性父母的关系方式又是自己家庭关系模式的基础雏形。所以,一个人的人际能力、未来家庭幸福的能力都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

综上所述,一个人所拥有的内在人格、外在关系,全部来源于与父母的情感沟通模式、互动方式。这些是以孩子为主体感受的,不是家长自以为好就是好的

在物质极度丰富——内在极度匮乏,

信息爆炸——又泛滥之时,

如何获得可靠的科学知识,

在儿童关键期有效改善互动质量,

是保障孩子健康、优质成长的上策。

当前对于依恋创伤的原因以及有款可循


基础测查 | 依恋、安全感

把未来可预见的治疗——变为改良、提高和预防,

才是负责任的、智慧的父母。


标签: 儿童心理  心理学  安全感  依恋  亲子互动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