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哀悼,勇敢分离,为自我创造生存环境
时间:2018年04月08日|3074次浏览|1次赞

    必须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朗读不容易,且不说读的过程中被激起历历在目的过往先人朋亲,还有许多从来访者那里听来的叙事,时常感觉读得凉冰冰,但是仍然会有更强悍的动力推动我去完结。在最后的一章《死亡闯入生命-“告别存在》,我同时感觉到力量的升起和流逝,这在我复听的时候,从朗读的音调和语速上就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也曾犹豫过是否重读这一章,聚焦了一下,留着吧。原来即便是结束一本书的朗读,也是分离啊,更不要说,书页在这时候也纷纷如雪花般地散开了,一瞬间,我都会有错觉,好担心它们是否会就这么化为轻烟,在我面前消散。

    霜降时,群钟振动,这是一本震动人心的书。


有声音频电子书点击:

体验悲哀-维蕾娜.卡斯特-在线收听-喜马拉雅FM  http://www.ximalaya.com/2435482/album/14679624/?order=desc

 

   卡斯特·维蕾娜,秉持一贯清晰简洁有力的论证结构,使用大量的系列梦来佐证她的核心观点:哀悼中的经验对于我们开启创造性的人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死亡以不可抗拒的决绝让我们体验分离,只有忍受分离,而且通过哀悼,使得这种分离引领我们重新去体验自身,因震撼而反思某些关于存在的本质事物。一个人如何面对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死亡恐惧和悲痛体验,如何去看待自身应当承担的生命义务,告别曾经有过的自我理想和生活设计,不断走向成熟。如果回避去体验这些,就很大程度上可能陷入抑郁或者其他的症状,失去自己的完整性,只能部分活着,这会极大程度影响个人的价值感。

 

    死亡是一种现实,我们的生命不断在遭遇分离、告别,即便不是“人”的死亡,我们也将面临自己个性方面,因过时不适应而必须摒弃之,因某些原因不得不放弃生命中所钟爱的事物等等,这些都是“死亡”丧失,这些时候,我们都需要面对之,与其周旋,如果回避拒绝体验,最终的影响是:回避了未来,被束缚在过去。

 

    维蕾娜强调:人应当准备好去承担义务,严肃地面对分离,不但存在死,也存在爱,而优化的共生和分离地生存,可以帮助人们安顿下来,在这人世的旅行中,不断远行,也随时安顿,建立同一性是在与自身保持一定的距离的基础上的成果,只有如此方可勇敢地牺牲掉一些东西,也充满信任地让让新的不熟悉的东西进入生命,我们同自性、同身体、同自己内心深处,和同外界的关系是一个整体性、连续性的过程的不同方面,所以最终我们可以用创造来对抗过去。

 

   维蕾娜以失去所爱的人的哀悼者们的梦,甚至也结合了死者的梦,来呈现了哀悼完成需要的三个阶段(不愿意承认阶段、情绪激动阶段、寻找和自身分离的阶段),有力地阐述了梦是如何成为哀悼工作的路标的,以及哀悼进程被滞留的可能问题。有一些部分,比如面临妻子失去胎儿的丈夫的梦;困于精神分析师自杀的分析者的哀悼梦,无信仰者怀有无法弥补的对死者的内疚的哀悼过程,神秘论者的共生融合经验,离婚者的哀悼等等,都曾经是哀悼禁忌,比较少被公开讨论,但又会让在心理治疗领域工作的治疗师们频繁遭遇,这本书对于临床工作人员真是一盏指路明灯。

 

    在最后,我还想用我的一个来访者Y女士的梦(已获许可发表),来理解维蕾娜的观点:梦是哀悼工作的路标。

 

梦:

    我梦见去到一个办公室,手里拿着钥匙,这钥匙本来一直是母亲的,但是现在拿在我的手里,而且是有一些新的形状的钥匙,我进入房间,看见母亲吊死在屋檐上,我并没有太多的悲伤,有一点点害怕,也在想,怎么去告诉我的父亲这件事情呢?但我醒来之后,非常痛苦,因为我父亲的身体比较差,而母亲对父亲疏于照顾。

    这是一个39岁女性(Y女士)的梦,当时的她正在寻求再次就业的过程中,回老家探亲归来之后做的一个梦,她的早期生活颇受有严重身心疾病的父母亲的困扰,她曾经被迫在很小的年纪就担任了家庭的诸多责任,例如掌管家里的各种节日的物资采办,但是母亲却会严格核查账目,防止她偷偷挪用去为自己购买喜爱的书籍或者学习用品,父亲喜爱女儿,和妻子多有争吵,这个女性在成年之后离开家乡,她很能干,却屡次失去工作,回到家里,只因为母亲打电话告诉他父亲病重。

 

    女梦者一直以家庭的守护者生活在和母亲的共生关系中,但这是一个激烈的有关分离的梦,梦者的父亲身体非常糟糕,在病危的状态,这个梦在暗示一种变化,女梦者想要真正掌握自己的职业历程,以此来对抗父亲可能离世的痛苦和恐惧,所以她必须要拿到钥匙,而这钥匙本来是母亲掌控,母亲也以疾病一直在控制着梦者,但梦者现在要自己做决定,这在她的家庭中也将产生激烈的变化,梦者不知道如何将死讯告诉父亲,但是她并不害怕,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便父亲伤心,也要在父亲尚在的时候,告诉父亲,自己要真正拿到属于自己的工作钥匙。

 

   家庭的束缚和禁锢在这样的时刻,将是首先出现要死亡的对象,梦者要独立自主,而这对于她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次“家破人亡“的痛苦,因为这个家庭秉持的信念是“百善孝为先”,在梦中的Y女士却是一个无感而冷淡的女人,根本意识不到“不孝”,这是梦者在生活中很难接受的形象,但是仍然属于她的那一部分,于此同时她也在内心暗暗羡慕梦中的母亲可以自己死去,而感到一种可以喘气的轻松感。

 

   实际上,并不是梦者失去了母亲,因为梦境中梦者并不害怕,而感觉轻松,恰恰是母亲失去了梦者,带来梦醒后的悲痛,而梦中的Y女士也很明确,这个消息应当告诉父亲,父亲和母亲才是夫妻,他们应当来彼此面对和互相照料。梦者在梦境内外这样大的差异和变化,意味着她开始怀疑和不再认同她的家庭的价值观和观点,然而同时她也陷入到同一性的危机之中,旧的病态的压迫性的超我已经自缢,新的钥匙掌握什么样的生活尚未展开,这种痛苦让这位梦者来找我咨询,然而这正是梦者生命的契机,她的梦将进一步展开她的发展和新的同一性的确立。(后续:她很快获得了新的工作,并且目前进展不错,而她对母亲的观感也发生了变化。)

 

   感想还有很多,其实我对“优化共生”有更多的尚未成言语的想法,所以对这本书的研读,暂时停在此,再做酝酿,也很有必要,与死亡面对是一个伴随一生的过程,经常会兜兜转,生活中的丧失很多,对自我的实现都是极大的挑战,正是悲痛引领我们去哀叹、经受痛苦、变化,最后重新创造我们的生存环境,幸而有这样的好书,这样的前行者陪伴,探索才不会只是艰难和孤独,而更加吸引人们去深入。

秀塵戊戌年清明4月8日随笔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