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
时间:2017年05月08日|1397次浏览

幸福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

韦耀阳 李保强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幸福论为立足点,参照幸福的精神优先、自动完型性、自成目的性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的原则发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相互脱节、将精神幸福等同于道德幸福、高扬结果幸福观对过程幸福追求的形式比较单一、对幸福的理解有偏差等问题。为了实现健康幸福成长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辩证地处理各种关系,要把社会幸福与个体幸福应统一,将精神幸福与道德幸福有机结合,拓展追求幸福的方式,建构比较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 幸福论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教育工作人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等手段,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学会把握人生幸福的一门学问。幸福是人们一生的追求,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追求,至少是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1]幸福是人的理想得到实现、人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是人对生活状态的总体积极评价,是激发人更积极自我实现的正能量。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情绪调控,培养心理健康意识,逐渐学会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理成长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幸福的人。所以,在幸福论的指导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目标的统一,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幸福感和受教育者的幸福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幸福与心理健康教育

    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在纵观各家之言的基础上,提出了幸福获得的途径以及幸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的见解。

(一)幸福与快乐

 幸福的生活必定是快乐的。幸福与快乐是统一的,都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受,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与快乐不能划等号,但幸福也并不排斥快乐,“幸福就在快乐的生活之中,快乐是幸福的应有之义,是它的重要的构成要素。”[2]可见,幸福与快乐并不是同一概念,“快乐是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幸福则是对于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是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快乐,是获得了对于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利益、善的信号和代表。”[1]莱布尼茨称:“幸福就其最广泛范围而言,就是我们所能有的最大快乐。”“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幸福可以说是通过快乐的一条道路,而快乐只是走向幸福的一步和上升的一个阶梯。”[3]伊壁鸠鲁则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4]幸福更多地是一种心理感受或感悟。幸福比快乐更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人生是否有意义。幸福是人的理想得到实现,人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是人对生活状态的总体积极评价,是激发人更积极自我实现的正能量。幸福感的获得途径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外在尺度,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让自己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内在尺度,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有足够的心理动力来平衡心理的那些欲望,用足够理智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生活。

(二)幸福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万事皆有原理,幸福也一样,它有其自身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是人们创造幸福的必需品。遵循这些原则,人们更容易去创造幸福。

第一,精神优先原则。

幸福的内容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人们对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貌似一直占据生活的主导,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是其他需要满足的一个基础。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不能仅仅让物质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我们更要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物质生活条件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高于物质生活。马克思有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辩证统一的幸福思想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就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重点教育学生树立追求精神自由更幸福的幸福观。有研究表明,来自内在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而外在的目标只是工具性的,与我们幸福感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生理需要的满足只有通过精神的确认、筛选并转化为精神的力量才能使人体验到幸福”[5]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翻了几番,物质方面的繁荣已经很能人们有幸福感了,但是在如今这个物质高度繁荣的时代,人们更多的是狂热地追求物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也不难解释,人们的总体幸福感没有随着物质的丰富而有所上升反而有所下降,由心理而导致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费尔巴哈强调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但他又反对过分纵欲使自身受到损害。他指出“人们为了取得幸福,常常会带来痛苦的后果,这种幸福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人们应为了求得高级的长远的幸福而牺牲低级的和眼前的幸福。”[6]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自我成长成才、理想的实现、自我认可等内在价值,比财富、地位、形象等外在价值更能让个体提高主观幸福。而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目标等因素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财富更有价值。提高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其自我悦纳程度,学会自我管理,进而提高幸福感水平。可见,提高幸福感水平从精神方面着手更能起到显著的效果。

    第二,自动完型原则。

格式塔学派认为,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此外,他们坚持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在追求完整性。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不自觉得把几个独立的部分知觉为一个整体。完整性并不是完美性,很多事物都是双面的。人们一生并不可能只做对的事情,人们也会犯错,但正是这一次次的错误让大家有了经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其实有很多时候,遗憾也是一种美。人的生命完整性意味着人终级的圆满存在,是生命的底色。伴随着理性存在的就是非理性,理性让我们拥有崇高的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不在非理性的控制下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但是我们的生活正是有了非理性的参与才变得多姿多彩。一个人的幸福感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因而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从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的满意感或不幸福的感觉与他们所体会到的家庭气氛相关。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总体满意度的预期因素。而青少年体会到的家庭结构松散、父母关系欠佳和严重的家庭矛盾,都是他们产生不幸福感觉的预期因素。因而,在生活中,不幸福的根源是因为人们内心的对完整幸福的追求。幸福的完型原则会在无意识的推动人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向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靠近。

第三,自成目的性原则。

   幸福产生于可能生活而不是现成生活之中,它只能在不断开拓精神生活空间的过程中显现。开拓可能生活就必须具有开拓的能力和素质——即富有创造精神——在最广泛的意义去理解创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是一种能力。不仅如此,在人的所有活动中,唯有创造最具“自足”目的性质、因而最有魅力,创造是一种最好的“给予性”行动。因此,幸福的行动还必须是“自成目的性”的行动,即在行动中不仅意识到结果的价值而且还意识到通向结果的行动的价值,不仅把结果看作是幸福的生活而且还把行动看作是幸福的生活,因此,幸福的方式是:行动即幸福,给予即收获。幸福的行动虽然是为了自己,但所追求的却必须是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因为,如果自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就意味着在世上没有值得以生命去追求的了。在《尼各马可伦理学》著作的开头,亚里士多德写道:“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2]这里的善也就是“自成目的性的行动”,这种善在各个方面有不同的体现,行医是为了拯救生命,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造船是为了人们能去到更远的天地。亚里斯多德认为,人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构成了一个相互为目的的善的概念等级体系,在这个善的的概念的等级体系中,作为最终目的的善也就是人们内心的善,处于主要的、首要的位置。这样在具体的、多样的、层次不一的善的体系中,“有某种为其自身而期求的目的,而一切其他事物都要为着它,并非全部抉择都是因它而作出,那么,不言而喻,这一为自身的目的也就是善自身,是最高的善。”[2]人们行为的发出都有一个最高指控官给他们下达命令,而人们正是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体验着快乐,那种快乐是不劳而获所给予不了的。

第四,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原则。

个体总是存在于群体之中,我们脱离不了社会而单独存在,实现个体的幸福必须要依据一定得历史环境条件,在这个程度上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相统一的。一方面,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充分显示人的重要性,尊重人的自由和各项权利,让各人有实现幸福的条件,实现幸福生活是社会应该给与个体的一个保证;另一方面,个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相反,如果个体损害社会幸福,那么个体的幸福也难以保证。“唇寒齿亡”的道理很明显的告诉我们,我们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既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内心需求,学会以符合社会需要的方式去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达到个人幸福;也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需要通过学会与社会和谐相处,通过适应和改造社会,来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7]

(三)幸福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实现人生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追求。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它也应该达到教育的整体目标。乌申斯基曾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幸福”。[8]诺丁斯指出“幸福和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幸福应该是教育的一个目的,好的教育应该对个人与集体的幸福有所贡献。”[9]心理健康教育是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众所周知,人们的很多行为的发出都是由大脑发出指令,心理问题并不像生理问题那样能从望闻问切中获得解决的方法,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可能是在潜意识中的,平时并不为人所知,但是当它真正发生的时候,并不是打针、吃药或是一个手术就能解决的。而且,一旦产生心理问题,那么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可估计的影响,这个影响将是不可逆的。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心理问题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个障碍。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加人们幸福的可能性。

      第二,背离人生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目前的中国,心理学作为一个舶来品,发展得并不如人所愿,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心理学肩负三大使命:使少数人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使天才的禀赋与潜能得到开发;使普通大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其中针对普通大众的就是要增强幸福感。但是结合中国的大社会背景就不难发现,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人们没有车子、房子、票子等是紧密相关的,心理与物质有很强的相关性。中国的贫富差距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穷人看不起心理医生,但却是富人饭后的谈资。真正的幸福在于把灵魂从肉体欲望中解脱出来,肉体的欲望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甚至会是大大的不幸。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着眼点在病态的心理上,一旦有人进行心理咨询,就是这人的心理有病,心理咨询的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排除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上,而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指导。学校学生有实际需求心理帮助的人数不断增加,可进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学校心理咨询是心理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学生针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沟通,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心理咨询者往往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服务,学生的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就难以得到提高。

二、探析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化的幸福与个体幸福相互脱节

     从理论上讲,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幸福为个人的幸福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大环境,但是现阶段的中国,着重强调社会的幸福而对个人的幸福关注较少。“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都是国家从政策方面对国家的整体发展所作的一个整体规划。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人们的幸福感指数不高在其中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个体实现个人幸福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个体认识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积极把个人幸福向社会幸福的目标靠拢。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主观幸福感较强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最求幸福的积极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社会幸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通过各种心理学教育手段来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会把握人生幸福做到心理适应、人际和谐、幸福成长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维护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实现个人幸福,更在于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全面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达到社会幸福。这样,社会群体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既然社会群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那么所采取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应该是针对全社会,至少是针对某一群体的。学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以心理问题为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疾病与健康状态是两种对立的状态[10]消除了疾病就意味着得到了健康。每年的新生开学,很多学校都会对进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杀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之后,学校会把这部分学生作为工作的重心。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对象变成了少数甚至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学生的“特权”,其他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几乎被忽略,心理健康的主体被少数人所取代,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工作变成预防自杀和关注心理弱势学生,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被忽视,学生群体的社会幸福目标被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陷入到“救火队员”的位置,他们整天忙于为少数学生服务,而学生的心理问题却层出不穷,仅有的少数专业人员疲于应付,其结果往往是工作流于形式化、符号化,从而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被动。学生的个体的幸福在缺乏关注的环境中很难得到保证。

(二)将精神幸福等同于道德幸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很多人都把心理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没有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把学生的道德问题误认为是心理疾病或者把心理问题道德化倾向,以至于在道德讲堂中讲解心理疾病的各种判定标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思想教育。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把精神幸福等同于道德幸福。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04 年 8 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12]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在学校中,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就将学生归类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很少用比较科学的心理方法来辅导。正是因为学校德育忽视了学生的当下生活,忽视了好的生活的背景基础,忽视了学生生活之中的自由、创造性、给予性,导致忽视了幸福的真正涵义。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经常性的举行讲座等等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但这些很多都是以一个高姿态的形式来传播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常识,这是用道德教育方式进行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沟通为基础,使人们能够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道德教育,但是也不能与道德教育相互排斥。

(三)高扬结果幸福观,对过程幸福追求的形式较单一

 根据幸福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受教育的结果是否幸福很关注,而且对他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是否幸福也同样关注。现阶段的中国,心理学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死板。教材体系与教学内容不明晰、课堂教学设计不透彻、教学条件不完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让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本真的面目。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学校的知识传授课程,在课堂上讲授中的一些概念及理论,晦涩难懂而且单调乏味,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了教会学生把握人生幸福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价值取向是学科本位的或社会本位的,教材的内容依据心理学体系面面俱到,把艰涩的理论照搬,不考虑现代化背景下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地位。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局限在书本框架范围内,在课堂上努力向学生灌输一些积极情绪的调节方法、职业规划方向等或讲述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系,要求学生记忆生疏的心理学概念、原理和基本规律,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枯燥的知识传授,简单的知识灌输,不但起不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幸福感的目的,相反导致了学生对心理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并且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反感。从目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单调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呆板的教学形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幸福观变成了学生的“痛苦的源头”。

(四)对幸福的理解有偏差

幸福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是协调一致的。现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大多包括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学习心理指导、情绪调整、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培养等。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学生的当下状态,帮助他们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但是我国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它万能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学生解决所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的范畴。现实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集中在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身上,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工作者应该持理性的态度去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既不能夸大它的作用,也应该让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生活在德行中的人是没有精神压力的,健康的心理来自一个人开朗、乐观的心境。在对人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引导其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它是我们的幸福制胜法宝。

三、明确幸福理想,澄明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幸福与个体幸福应统一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总结以往的理论观点和在实践中的认识,认为“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3]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关注群体,也应该关注个体,幸福的个体才有利于群体的幸福。如果不幸福的个体增加,那么群体的幸福也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幸福对个人幸福有明显的决定作用,能大大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幸福的浓厚氛围也容易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4]可见,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紧密相连,社会幸福是个体幸福的基础和支柱,个体幸福离不开整个社会幸福感的提升。社会幸福无法实现,个体幸福失去支撑,难以长久,个体人生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幸福的背景和条件。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承载地,一方面,应该营造浓厚的幸福氛围,让学生在幸福的感染下接受幸福的教育,在实践中去感受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坚守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是前提,教育应是幸福的教育,教师正是幸福教育的指导者,教师要先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水平,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的、大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观,并鼓励学生为了这个理想不懈奋斗,让学生意识到在实现个人的幸福之后,也要追求更高的幸福,那就是社会幸福。其次,在关注社会化幸福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幸福,不幸福的人总有它不幸福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因人而异,要让个体幸福就应该对症下药,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最好做到药到病除。

在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格,大量研究表明,“幸福者大多拥有乐观、外向、自尊和内控这些个性特征,这种个性使得乐观者比悲观者更易达到目标并获得成功。”[15]同时要提高学生对主观幸福的认知能力,要树立正确的幸福标准。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幸福。

(二)将精神幸福与道德幸福有机结合

   幸福,是人们自觉到或感受到自己的目标或理想实现后所产生的精神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在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的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二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可以融合的地方,特别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能够以各种活动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等相似的方式展开。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在教育内容上尤其可以有机结合,道德教育主要以思想品德课作为主要的手段,而且这门课受到了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关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课中去,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各方面的挫折,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有很多时候,心理问题与人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幸福就在于成为有德者和心理健康者,道德健康和心理健康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幸福是道德道德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三)拓展追求幸福的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的形式较单一,以课程为主,而且这些教材的内容几乎都是专业的人员编写,所用的词汇也都是非专业人士难得理解的,而且读起来比较乏味单调,其中的实例也比较成人化,与学生的生活有差距。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学生丰富的生活环境,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及个体的差异性。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实际工作中的因材施教要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激励学生或处罚学生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只有在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找到病源,才能药到病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不能过于强调灌输教育,内容也不能过于乏味,这就要求形式必须要多样化。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要以积极的主观体验为重点,在确定课程主题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具有启发性的主题。课程的内容要生活化,要能够体现帮助学生实现个体幸福的主题,要能够把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有机结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气质、及能力等进行有针对的个性化教育,采用的形式可以使角色扮演、讨论、心理测量、行为矫正等心理学方法,也可采用课堂教育、小组讨论、走进学生宿舍、家人同学之间互写感谢信等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过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育人功能、宣传功能、导向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幸福过程的体验

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旨趣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调节方法,也是为了人生的幸福。可以说,“为了幸福而教”是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为了幸福而学”应该成为学生们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个体在实现人生目标或者达成某一愿望之后的一种快乐的主观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幸福,学会体验幸福,学会珍惜人生的幸福,达到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幸福的指数和社会幸福的环境及其条件,要帮助他们去积极体验当下的社会幸福,在社会幸福的背景下,学会去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逐步的实现个体的幸福。在心理辅导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要帮助他们去积极接受“正能量”,创建幸福分享氛围,要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角度,让学生体验“中国梦”和“个人梦想”的一致性,帮助他们把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终极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体验人生幸福的教育,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通过生活体验来加深对幸福和健康的理解,做到幸福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幸福中开展教育,在教育中体验幸福;通过教育创造幸福,通过幸福促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幸福人生奠基。以学生幸福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在幸福的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无限的遐想、好奇的追问、惊叹的创造、情感的互动、理念的冲撞、思维火花的迸发、潜能的释放和个性的张扬。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温床、精神发展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543.

[2]胡文龙.雷庆.幸福论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价值取向.现代大学教育,2010(3):5-10.

[3]张琴.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思考[C].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蔡欣欣.当代大学生幸福教育研究[C].河南大学,2012.

[5]王丹,路日亮.幸福及其实现刍议[J].党政干部学刊,2013(11):12-16.

[6]崔鹏,孟凡拼.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论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启示[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2-13.

[7]罗德清,陆雪飞.略论费尔巴哈的《幸福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13-16.

[8]王娜.试论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C].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9]N.Noddings,Happiness and Education.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213-215.

[10]胡春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5):459-461.

[11] 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5):65-69.

[12]朱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7,(3):95-97.

[13]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0-144.

[14]杨丽媛.试析马克思幸福观及其现代教育[J].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

[15]余支琴.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77-78.

 


Value Orientations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ppiness Theory

  Wei yaoyang    Li baoqiang 

(Education DepartmentWuhan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health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According to happiness theory among those value orientations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 integrity of life the priority of self purpose and personal happiness and social well-being of the principle of unit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exists social happiness and personal happiness mutually disjoint spirit will equate happiness with happiness moral uplift result happiness to happiness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t of the form is single the bia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In order to achieve a healthy and happy growth targe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didactically deal with various kinds of relations to the happiness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 happiness should be unifie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piritual happiness and moral well-being expand the way of happines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educators should cautiously handl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conflicting pairs and adopt the appropriate value orientation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

关键词:幸福论;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幸福原则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value orientationshappiness theory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