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看 神经症演化规律
时间:2013年10月27日|3131次浏览|1次赞

第六节 变形性心理问题(神经症)的咨询

 

前面,我们根据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将精神问题分为四类,即常规性心理问题、变形性心理问题(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其中精神病发作期,由于患者没有自知力,目前心理咨询行业规范规定,精神病发作期是心理咨询除外的情况。对于常规性心理问题咨询,上一节做了简单说明,即通过抽象逻辑思维通道引导求助者实现认知结构的顺应。对于人格障碍,在本章第三节做了简单说明。限于篇幅,本书对上述课题不能作更深入探讨。本节只对应用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进行神经症类心理问题的咨询进行讨论。其中,关于神经症的定义、诊断及鉴别诊断在有关的教科书和专著中已经很好的解决,本书对这些内容也不再展开重复论述。

一、神经症认知结构演化规律

用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解释,神经症是认知结构(人格结构部分)存在图1-4-13)的潜意识情结的情况,神经症的彻底治愈必须实现意识与潜意识的整合,化解潜意识情结。神经症分型颇多,其形成的具体原因也非常复杂,但这类心理问题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求助者有明显自知力,能区分客观现实和令自己痛苦不堪的主观现实,有强烈的主动求助动机,这些说明其认知结构的意识部分(显网)与潜意识部分(潜网)还是联系紧密的,并没有断开,这也使神经症与精神病划清了界限。(2)神经症患者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与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形性,即过分夸大、歪曲了,在常人看来无法理解,这说明这些变形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不是针对当前刺激物,而是针对潜意识中的情结中的刺激物,尽管这些求助者并不自知或已经“遗忘”,也就是说其认知结构存在图1-4-13)的情况。(3)神经症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借助于意识与潜意识情结之间深度整合,这也是为什么精神分析疗法对治疗神经症比较有效,而行为主义、认知疗法等对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有限的原因。根据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分析,可以归纳出神经症的一般演化规律,尽管由于神经症的复杂性,不见得每种具体神经症都符合全部阶段,但至少要经历其中的几个阶段。

(一)神经症认知结构演化阶段

1.早期成长环境和教养方式偏差导致不适应性认知结构

早期的成长环境、教养方式对一个人人格的建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民间有“三岁看大,7岁看老”之说。心理咨询的病因分析环节也需要整理分析求助者早期成长经历和教养方式,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个体早期的家庭生活环境中自然进行的人格构建内容是深刻而又广泛的,从人类教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初步社会化的过程,期间,家庭主要成员的世界观、行为方式、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等都对个体人格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家庭成员的世界观积极向上、充满爱心、成员间的互动模式符合将来社会成员间的互动规范,则其中成长起来的个体也容易获得积极乐观、合法守规、积极进取、适应社会的人格结构。

不良成长环境,如极度贫困、病困、灾难、极度物质依赖、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父母有严重不良嗜好、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再婚等都有可能作为一定时期的持续负性刺激源,影响孩子的情绪,并进而导致缺陷型认知结构。

教养方式偏差,如过分溺爱、过分包办代替、缺乏爱的有效传达、过分严厉挑剔、不民主、过渡简单化表扬等等都有可能扭曲个体对社会的认识、建立不适应性的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模式。这些缺陷型认知结构,在后来走向社会时必然遭遇适应困难,如果不能尽快实现顺应,或者遭遇较大的挫折,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发展成潜意识情结。

2.遭遇重大负性事件不能及时实现认知结构顺应导致潜意识情结

这里的“重大负性事件”不能简单理解为我们通常认为的地震、战争、亲人丧失及其他各种天灾人祸,这些对于人类的普遍不幸事件,如果主观认知结构完善,社会支持适当,虽然会有心灵创伤,但不一定因此会产生神经症性情结。而一些在成年监护人看来微不足道或者压根就不曾知道的孩子的“秘密”经历倒可能成为对孩子来说是“重大负性事件”。这里“重大负性事件”是指对当时的认知结构而言所遇事件或经历对自己的安全、价值观、荣辱观等构成极大威胁,而又无法理解或无力解决的情况,也就是说的第四章第二节中“欲进无路(力),欲罢不能——剧烈情绪产生”中的情况。

这种“重大负性事件”可能是偶然的、孤立的事件,不幸被当事人“赶上了”,如劫持、暴力、性侵害、事故等等。而更多的情况,是在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教养过程中,不经意出现的一系列“小事”。生命的早期是敏感而脆弱的,主体的力量和经验还十分有限,而安全感、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意识的要求就更加强烈;同时,认知结构尚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辨别处理问题能力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一旦感到自己的安全感、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控制力等受到严重威胁或被剥夺,这就是“重大负性事件”,就会产生“欲进无路(力),欲罢不能——剧烈情绪产生”中的情况。

“重大负性事件”举隅

案例4-6-1[1] 一个12岁、害羞而内向的男童,有一天从学校回家后,他就觉得身体不舒服,抱怨头痛而且吞咽困难。家庭医师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开药给他吃,但病情在数天之后仍无起色。病童一直拒绝吃东西,如强迫他吃,他就会呕吐;整天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当布鲁尔医师往诊时,距离病发已有五个礼拜。

在检查而无所发现后,布鲁尔医师觉得他的症状可能有心理因素,但男童的父亲和男童本人都说“不可能有这种事”,询问学校的老师,老师也说他在学校里并未有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布鲁尔准备向他施行催眠术,但后来没有派上用场,因为在病童母亲聪明而温馨的询问下,病童终于流泪说出如下的遭遇:原来病发当天,他在从学校返家途中,因尿急而到路边的厕所方便,在厕所里,一个陌生男人突然走到他身边,掏出生殖器,要男童将它含在嘴里,他极度恐慌地跑开,回家后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出现了上述的症状。

精神分析理论解释:病童的吞咽困难,显然是对将陌生男人的性器含在嘴里的象征性抗拒。但当他说出这个创伤性经历,抒发他的惊恐与愤懑,并得到父母和医师的安慰与保证后,他的症状也就消失了(布鲁尔诊疗这位病人时,因为离那次创伤经历的时间甚近,所以病人还记得它,但如果时间拉长,此项记忆可能就会受到潜抑,而只剩下象征性的症状)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的解释:“将陌生男人的性器含在嘴里”这件事,对于这样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是闻所未闻,做梦也没想过的事情,遭遇一个陌生男人的这种要求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恶心”的事情。现有认知结构完全无法理解和应对,对当事人来说,是一个应激事件。人在应激时,意识及其逻辑思维因无力解决而退后,潜意识及其象征性思维推到前台(也许是潜意识比意识进化年龄早得多,资格更老的缘故),而象征性思维特点是根据对情境进行快速的整体性模糊性感知而获得整体感受和情绪体验,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情绪(意象)匹配,从而将新获得的信息归类建构到同类的结构中去,同时,情绪会激活原有结构中的其他知识,尤其是会引发与之关联的程序性知识。也就是说,一方面通过条件反射将新的刺激物与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关联,同化了新的刺激物,泛化了原来的结构,同时,还引发了有关的程序性知识。对本案例来说,男孩当时的情景要素有:被迫“吃”(动作、想法)、男人的性器、比自己强壮有力的陌生男人等,情绪是恐惧、厌恶,发生的条件反射是在极度恐惧和厌恶的条件下,将“吃东西”这一动作或想法与“吃阴茎”这种“令他恶心”的意象及其附着的恐惧和厌恶情绪通过“一次成型”的方式建立了条件反射,使“吃”(的动作、想法等)变成了这种恐惧和厌恶情绪的象征物,同时扩展或者说泛化了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关于“恐惧”、“厌恶”情绪结构。与此同时,与“恐惧”、“厌恶”本能性程序性知识就是“逃跑”。这一切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但印象深刻,虽然逃离现场,并避免了那种令人恐惧和恶心的事情发生,但心理影响已然形成,情结已形成。所以回到家里,要吃东西时,“吃”(动作、想法)引发了情结中的恐惧和厌恶情绪,当然要逃避。由于已经脱离原来的现实情境,现在安全了,其实吃饭是不应该恐惧和恶心的,这当事人也知道,但就是无法象从前一样快乐的吃了,就连当事人自己也无法理解。这就是象征的含义,象征物引发的是情结中的情绪和行为,而作为当时,这些情绪和行为都是真实的和正常的反应。

本案例是一个发生在孩子早期成在过程中的偶然性的“性骚扰”事件,已经发展成神经症性情结。幸好及时发现,在孩子母亲的关怀和疏导下,及时解开了这一情结。

 

案例4-6-2. 刘越山(化名)今年14岁,男孩。来看心理门诊时,已经辍学两年了,据父母讲,原因是一进校门就抽搐。已经辗转看过北京的许多大医院神经科和专业精神病医院,花费数万元,结论是,神经没有发现异常,心理有问题,有诊断抑郁,也有诊断为抽动症的。

刘越山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在北京打工,发病前随母亲在农村老家生活,学习成绩优异。但灾难就从刘越山12岁的一天开始了:这天,刘越山骑在自家院子与邻家院子的隔墙上玩耍,不料临院家15岁的男孩李蒙(化名)抄起一根木棒要将骑在墙上的刘越山打下来,慌乱中刘越山摔落地上,受伤并不重,但受了委屈的刘越山冲上去与比自己大三岁的男孩厮打在一起,据说,当时越打越激烈,最后小越山完全占了下风,被拳打脚踢得鼻青脸肿。被大人发现后到村卫生院做了包扎,对方家里出了医药费,但对方家的男孩拒不赔礼道歉,事情也就过去。几天后,刘越山在学校看见同学打架,忽然血往上涌,浑身抽搐,倒在地上……

就这样刘越山不能上学了。父母带着到处看病,花费数万元,学不能上了,一家人的生活秩序也全乱了。愤怒委屈的一家人与邻家讨说法,可是邻家更横,索赔无望……

本例也是一个偶然发生的“重大负性事件”导致神经症的案例。两个未成年男孩剧烈厮打,对案例中的主角,当时12岁的刘越山来说,这是一次严重的应激事件,可想当时孩子的恐惧、愤怒、屈辱等复杂而又强烈的感受,这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显然,事情并没有很好地善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当刘越山在学校再次看到同学打架场面时,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情绪终于爆发,并完成了向躯体化的转化,从此,“打架”、“学校”这些信息都与“抽搐”这种躯体化症状建立了条件反射。完成了“重大负性事件——神经症性情结——神经症发作”的过程。当然,本案例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家庭成员对此事耿耿于怀的“受害者情结”上,本来事情发生后,即使发生了抽搐而不能上学的情况,如果接受现实,做好疏导,这种不良影响本来可以尽快结束的。可是象目前这样孩子辍学、家长休工、四处看病,不及时醒悟,真不知孩子及这个家庭的前途在何方?

案例4-6-3. 她为什么这么“招人烦”

洋洋(化名)是一个聪明、漂亮的12岁女孩,来看心理是因为“太招人烦”。带洋洋来的小阿姨(保姆)历数了洋洋最近的种种“劣迹”:如经常把家里翻得底朝天;还偷妈妈的钱;见到妈妈就往妈妈身上“蹭”;把鼻泣抹到被子上;偷看黄色光盘;把小阿姨的牙刷抹上大便,然后冲一下放回刷牙杯……。

洋洋3个月大时,父母离异,孩子跟父亲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在南方老家长大,实际上由于父亲经常外出打工,洋洋主要是由奶奶带大。很小的时候,问起妈妈,奶奶告诉她“已经死了!”……及至6岁才知道妈妈不是死了,而是离婚,且在北京建立了新的家庭。母亲经常在寒暑假接孩子到北京的新家里住,最近几次来母亲的新家后越来越表现出上述“招人烦”的行为。家人对此很不理解,认为孩子品质有问题。

在咨询师看来,根据孩子的成长环境,这些行为是不难理解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那就是孩子感到寂寞、孤独、缺乏爱和安全感。正如孩子自己对咨询师解释的“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如翻家里的东西是因为他们晚上老是外出,只留孩子在家,孩子说她这么做,“他们就会晚些走和早些回了”;跟妈妈“腻歪”更直接体现了孩子希望得到妈妈疼爱和与希望与妈妈亲昵的需要;至于往小阿姨牙刷上抹大便,孩子解释是“因为上厕所时小阿姨老在外面催,烦,而报复”。童年期孩子离不开亲人的照顾和疼爱,如果能得到家长的爱和赏识,孩子可能会有动力做一些家长希望他做的事情,为的是要做一个“好孩子”,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很好的内在条件;但是如果孩子得不到爱、接纳和关注,孩子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歪点子”引起大人的注意,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不良习惯。洋洋的行为就是跟妈妈亲情疏离,得不到足够的母爱和安全感导致的结果。

该案例揭示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离异家庭孩子的教养难题。父母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灾难,这是很难补偿的,洋洋现在所处的教养环境就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有些行为说明,除了因为缺爱、寂寞外,还表现出对大人、对环境的不满、怨恨和报复。洋洋马上就要进入青春期了,摆在父母面前的将有更大的挑战。祝他们一路走好。

本案例似乎看不到明显的“重大负性事件”,也找不出孩子有明显的“神经症性情结”,但是看看这个孩子的生存环境,一个被离异父母当做负担,视而不见的孩子,无疑天天都会经历着“重大负性事件”,孩子的人格很难健康发展。照此下去,真令人为孩子的未来担忧。

案例4-6-4. “高贵”家庭孩子的“下贱”事——偷

娇娇(化名)6岁了,父母很紧张、很急迫地来看心理医生,原因是孩子又偷东西了!

起因是,在幼儿园,看见另一个同学的铅笔掉到地上,娇娇就捡起来放到自己书包里,被其他小朋友看见检举了,娇娇因此被老师留下批评,并找来了家长。

当妈妈问她一共偷了几次时,孩子清楚的回答:一共6次。

据娇娇妈妈介绍,第一次偷是4岁时,从朋友家中出来后,发现小手攥得紧紧的,打开看是一枚戒指,父母赶紧送回去,并向朋友道歉。回到家后,父母严厉批评,并罚面壁一小时。

娇娇家庭并不贫穷,相反,父母都拥有高学历、高薪工作,父母对娇娇也是呵护有加,尤其是生了二胎弟弟后,生怕老大会感到被冷落,更是处处娇宠。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高贵的人”,可怎么会做这么“下贱”的事情呢(注:父母原话用语)?父母一再求教心理医生这回如何惩罚才能有效。

本案例中,家长是非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教育孩子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方法却是非常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对幼儿心理的无知和教育方式的刻板。试想,孩子第一次“偷”发生在4岁,我们说4岁是在幼儿期,处于象征性思维主导的潜意识状态,还没有成人意义上的逻辑思维,根本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因果关系是非曲直。第一次在别人家“捡到”一枚戒指,这种行为是不能不管的,但需要正确理解一个幼儿的这一行为,以及决定怎样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实施有效有益的教育。一个四岁的孩子,无法真正理解“偷”是怎么一回事,对那枚戒指值多少钱也不可能有什么概念,而可能孩子只是觉得好玩,就收起来了。如果跟孩子和颜悦色地说“宝宝,这是别人家的东西,我们不能拿,需要的话,我们自己买。” 然后启发孩子主动给朋友送回去。而朋友接过来,摸摸孩子脑袋说“不拿别人家的东西,真是个好孩子。”这件事情就算完了,以后孩子也不大可能再拿别人家的东西了。可问题就出在这一次上纲上线严厉批评和面壁惩罚上。一个四岁孩子其实无法真正理解自己拿那个戒指跟自己在家里拿了块糖果吃了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本质不同,遭到严厉批评时也只能会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爸妈发那么大脾气?”。过多严厉批评带给孩子的不是对行为性质的反思(因现在还不具备这种反思能力),而是困惑和焦虑。至于体罚孩子,强迫孩子面壁这种做法在孩子看来是以强欺弱,孩子受到了压制,被剥夺了自主性和自我控制感,这当然会激起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反抗冲动。后来事情的发展证实了这点,通过罚面壁引发的愤怒情绪和反抗冲动跟“偷拿东西”这件事建立了牢固的条件反射,并深刻留在认知结构中,当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孩子并没有如家长期望的那样产生“道德监控”,或因害怕被惩罚而避免“偷拿他人东西”,而是相反,这时引发的是记忆中强烈的(遭受压制、惩罚的)愤怒和反抗冲动,好像是觉得吃了亏了,需要补偿,而如果再拿一次,没有被发现,没有受罚,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一下,发泄一下愤怒,释放一下这种反抗冲动。也就是说,第二次“偷”的过程,实际上是情景引发了认知结构中的情绪,而通过实践“摸索出了”或“学习到了”发泄情绪释放冲动的方式:那就是“再‘偷’一次,不被发现”。这样,通过“第一次偶然拿了别人的戒指——严厉惩罚产生愤怒情绪和反抗冲动——第二次机会引发了情绪并学会了通过故意的再偷一次发泄情绪和冲动”这样一系列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建立了这种一有机会就“无法控制想偷”的潜意识情结。这是孩子后来屡偷不止,而且还清楚记得偷的次数和细节的原因。

孩子教育无小事。在孩子养育过程中,好多在成人通过常识就可以判断的小事,对于那时那地的那个孩子的认知结构水平而言,就可能是“重大负性事件”。比如吓唬孩子“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经常会看到妈妈径直往前走,而可怜无助的孩子拼命哭喊追赶;当众揭短,或当众夸一个孩子贬另一个孩子;使用恐吓、暴力等手段等等。

3.情结泛化与强化

情结一旦形成,本身具有泛化作用,也可以被类似情景进一步强化。这是自然的,因为情结也是一种认知结构,同样具有同化、顺应、整合以及通过条件反射作用进一步泛化和发展的功能。事实上这种“意象(情绪)-行为反射”结构的不断泛化和强化正是哺乳动物所共有的通过学习提高对环境适应力的方式,也是人类潜意识的学习方式。例如案例1中阿尔伯特最后对任何柔软、白色的毛制品——包括玩具兔子、羊毛、毛大衣、白头发、圣诞老人面具上的白胡子等,也都产生了畏惧反应。为了进一步说明,再举几例如下:

案例4-6-5.[2]  某女,34岁,已婚,会计,因害怕别人在自己面前吸烟而来求助。

自己的丈夫本来也吸烟,并未成为二人婚姻的障碍,但自从去年父亲因肺癌去世后,想到父亲的病可能和吸烟有关,就开始对“烟味”特别讨厌。一开始时,嗅到烟味时要咳嗽,尽量回避,逐渐发展到一嗅到烟味就要“哮喘”,呼吸困难,有时有要憋死的感觉。为此,多年吸烟的丈夫戒了烟,朋友到她家来,都不能吸烟,办公室的同志谅解她,办公室也成了“无烟办公室”。最近,症状加重,看到电视上有吸烟的镜头也要犯“哮喘”,甚至看到烟盒也感到不舒服。有时感到“烟味”无处不在,因而不想上街,不想上班,很苦恼。

 

案例4-6-6.某男,45岁,已婚,外企工作,因焦虑不安求助。

求助者在一家外企驻某市办事处负责,因十余年。老板为美国人,常驻美国,有时来本市。经营业务的内容是在本市组织货源,用集装箱海运到美国销售。前几年生意好做,自已的薪金较高,房子车子都有。妻子做中学教师,夫妻感情好,女儿正在上高中,学习优异。近1年来生意有些难做,老板似有不满之意,但是市场变化很复杂,自己虽然很努力,也不尽如人意。逐渐感到生意不会再有起色,忧心忡忡。有时担心货运船只套不会中途沉没,又担心美国老板会突发某种疾病不治身亡。有时想到虽然现在夫妻恩爱,等到将来退休白发苍苍,妻子仍然貌美年青,可能会离婚再嫁,又想到女儿考上大学后要面临工作择业和谈婚论嫁等诸多困难.自己如何能应付得了,头痛、失眠、心慌、胸闷、烦躁,半夜醒来经常是一身大汗,坐立不安,吸烟量明显增加。睡不着觉就只好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既影响家人的睡眠,楼下的邻居也有意见,但自己也没有什么更好办法。服用安定有些效果,但叉-怕长期服用会成瘾依赖。

案例4-6-5为恐怖症并引发躯体症状的案例。求助者在父亲因肺癌去世的悲伤、恐惧(因吸烟而得肺癌而死)的强烈情绪作用下,建立了对“烟味”强烈厌恶和恐惧的条件反射。随后,这一情结发生了强化和双向泛化,一方面扩大到与烟有关的一切刺激信息都可以触发情结;另一方面,反应的方式(程序性知识)由咳嗽后泛化、强化为“哮喘”,由回避烟味到回避上街和上班。案例4-6-6为焦虑性神经症的案例。该案例中的求助者最初是对生意未来前景的现实性担忧,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人可能会考虑准备好未来各种可能的应对模式,如说设法提高竞争力、转型,或大不了放弃等,然后继续经营随机而变,从而在心里上化解了这种焦虑情绪。而求助者似乎只是陷入无助的担心、难受情绪而无力自拔,这种长期的无助、焦虑情绪发展为认知结构中的基本基调,以至于看见什么担心什么,想到什么怕什么,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机制使得“焦虑情结”不断泛化变形,成为神经症性焦虑。

4.事件、环境或压力诱发神经症

案例4-6-5和案例4-6-6从情节的建构到情结的强化泛化到神经症的发作,经历的是近乎连续的过程,看不出明显的阶段性。案例4-6-1由于当时刺激太强烈从而“一次成型”,甚至没有强化的过程,到家后即发生了转换性症状,但干预及时,很快治好了,从病程上看甚至够不上典型的神经症。而大部分典型的神经症,从情结的建立到发生神经症症状都可能有很长时间,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案例1-4-2——案例1-4-4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神经症都需要上述四个阶段,但其中的(二)情结的产生和(四)神经症的诱发过程是必须的,另外两个过程对神经症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如果经历了上述四个阶段,神经症是不可避免的了。

顺便解释一下“神经症”、“神经症性认知结构”、“情结”、“人格障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神经症性认知结构是本书中经常使用的用语,其含义是包含着神经症性情结的认知结构,即认知结构中存在潜意识情结的情况(图1-4-13)的情况)。而神经症是一组心理疾病的称谓,一般认为: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虽然存在情结,但不一定发病为神经症,如本书案例1-4-3,假如不是因为重新装修房屋,换了壁纸,勾起了患者沉睡中的情结,也许他的这种“性功能障碍”永远也不会发生。虽然神经症与人格特点有关,但也不能称他们为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自幼人格发展偏离了正常,找不到正常与异常的分界线,也就是说人格障碍的人内在认知结构的显网与潜网之间是一致的没有冲突的,类似图1-4-12),但与正常人的观念行为不同,与公认的社会原则和秩序相冲突,因而无法适应社会。某些人格特性对于神经症存在易感性,如完美主义,罪恶感,羞耻感,不确定感,缺乏享乐能力,过分的自我约束,容易精神紧张而不容易使自己放松,等等。这些人格特质一般是早期家庭养育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我们归在“(一)早期成长环境和教养方式偏差导致不适应性认知结构”中。



[1]本案例来源于王溢嘉《变态心理揭秘》。

[2] 案例12-13摘自《国家职业资格培训 心理咨询师(二级)培训教程》,民族出版社20057月第1版,第12-14页。

标签: 神经症  演化规律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